辽朝鼎盛时期的疆域:辽朝南以雁门山关、大茂山和白沟河下游(今白沟镇、霸县、信安镇一线)与北宋分界。北以西北路招讨司、乌古敌烈统军司统辖漠北诸部族,北界在今蒙古国和俄罗斯边界之北,东循外兴安岭至海,东面据有渤海国故地,南面跨越鸭绿江、图们江有今朝鲜东北部。黑龙江下游的室韦诸部和松花江流域的女真诸部,均为其羁縻地区。西境辖有阿尔泰山地区的粘八葛部。辽虽大,其土地多为北方大漠地区 东部又是山林地区的女真族,辽的真正的国力是不及宋的。
金代鼎盛时期的疆域:统治了大半个中国,东北到日本海、鄂霍茨克海(今俄罗斯库页岛),北到外兴安岭(今俄罗斯远东地区),西北到蒙古国,西以河套、陕西横山、甘肃东部和西夏交界,南到秦岭、淮河与南宋对峙。
辽朝(907~1125年),是中国五代十国和宋朝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辽朝原名契丹,后改称称“辽”。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918年定都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936年南下中原,攻灭五代后晋后改国号为“大辽”。983年改为“契丹”,1066年改为“大辽”[1]。辽朝全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辽朝皇帝使农牧业共同发展繁荣,各得其所,建立独特的、比较完整的管理体制。辽朝将重心放在民族发扬地,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并且创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国、五代、北宋、西夏及西域各国的文化,成效地促进辽朝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发展。
金朝(1115-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统治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封建王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统一女真诸部后,1115年于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区)建都立国,国号大金,改元收国。贞元元年,海陵王完颜亮建都于北京,称为中都。金世宗与金章宗时期,金朝政治文化达到最高峰,然而在金章宗中后期逐渐走下坡。完颜永济与金宣宗时期,受到大蒙古国的南侵,被迫南迁汴京(今河南开封)。金朝作为女真族所建的新兴征服王朝,其部落制度的性质浓厚。初期采取贵族合议的勃极烈制度。后逐渐由二元政治走向单一汉法制度,使金朝的政治机制得以精简而强大[1]。军事方面采行军民合一的猛安谋克制度[2]。金朝在文化方面也逐渐趋向汉化。杂剧与戏曲在金朝得到相当的发展。金代院本为后来元曲的杂剧打下了基础[3]。1234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之下灭亡
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后迁中都(今北京);金: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后迁都燕京(今北京),南京(今河南开封),末迁归德(今河南商丘);西夏:兴庆(今宁夏银川)。
1、上京
辽代上京,为辽代都城,遗址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神册三年(918)开始兴筑,初名皇都,天显元年(926)扩建,天显十三年(938)改称上京,并设立临潢府,是辽圣宗以前的统治中心,为辽代五京之首。
2、兴庆
今为宁夏银川市。城长方形,周18余里,护城河阔10丈,南北各两门,东西各一门。后周时为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所属的怀远县,宋初废县为镇。
西夏奠基者李继迁夺取宋灵州后,改灵州为西平府,作为统治中心。子李德明继位后,认为西平府地居四塞之地,不如怀远形势有利。1020年北渡黄河建城,定都于此,名为兴州。
3、会宁
金朝上京路下设的行政建制。初为会宁州,金太宗以建都于此而升为府。府治上京城(今哈尔滨市阿城区市区南2公里白城)。
城近“按出虎水”(今阿什河)。会宁府辖区:北抵松花江,西涉拉林河,南达长白山,东至蜚克图河流域。下辖会宁、曲江、宜春3县。上京会宁府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归德府
归德府,治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唐庄宗将宣武军改为归德军,始得名归德。
绍兴二年(1132年),金朝所扶持的伪齐皇帝刘豫将宋朝南京(今河南商丘)降为归德府,是归德府设置之始。
金天兴元年(1232年)十二月,金哀宗迁都归德府,蒲察官奴发动归德政变在归德之战中大败蒙古兵。
民国二年(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撤销归德府。归德府设置将近八百年之久。
5、燕京
今北京,地处中国华北地区,中心位于东经116°20′、北纬39°56′,东与天津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相邻,北京市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
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称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百度百科——首都
百度百科——上京
百度百科——兴庆
百度百科——会宁府
百度百科——归德府
百度百科——北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