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大概分为山经、海经、大荒经三大部分,可谓一本古代的相当全面的百科全书。山经占全书五分之三左右,其余二经只占不到五分之二。山经以各地的山为契机,延展介绍该地的矿产、动植物、医用药品与地质情况,有时也会涉及到古代的巫术祭祀之类。它从南山起笔,继而延伸,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地理画卷。《海经》以不同国家为主题,简洁记录了各地国家的民俗特征,奇形怪状的怪兽,其中很多成为如今神话故事的人物原型。《大荒经》叙述的是当年的历史以及流传下来的故事,亦成为后世很多神话传说故事的真正出处。《山海经》中许多地方都是可以得到考证的。比如书中提到西南地区有一群肤色与我们不同的人种,也就是当时的黑人。甚至还提到了如今的刚果地区的一种特殊群体,他们的身材相对我们比较矮小。又譬如它是最早明确记载朝鲜半岛的文献,而且此类记载不止一处。分别见于:《海内北经》:“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天毒(都),其人水居,偎人爱人。”《海内东经》:“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海内经》:“都州在海中,一曰郁州。韩雁在海中,都州南。”上文提到的“都州”、“郁州”是现在的连云港市。“韩雁”则指朝鲜半岛。按照书中记载,韩雁在海中,与郁州隔海相望,也应为朝鲜半岛之地。《山海经》也证明了,早在那个时代,朝鲜半岛便已文明开化,并已经与华夏中原地区有了密切来往。进一步分析,书中对朝鲜半岛地理相关信息的记载之准确,也足以说明早在《山海经》成书之时,韩国半岛便早已为九州所涉,禹迹所至,成为当时华夏文明版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海内北经》、《海内东经》中也提到了倭国,也就是如今的日本。燕,如今的辽东半岛。列姑射,如今的渤海中列岛。蓬莱、大人之市、琅琊台,如今胶东半岛。按照书中的描述,自东到北到西到南,正好围绕黄渤海沿岸转了个大圈。其对于东北亚地区的地理叙述,不但准确可信,而且条理分明,方位更是准确。在历史地理的角度看,存在极高的史料价值。《山海经》中对于动植物的描写许多都让21世纪的我们难以置信。不可否认也许那光怪陆离的描述中有着当地百姓信仰、亦或者幻想中的产物。卷十八,《海内经》中提到,“有青兽,人面,名曰猩猩。”还有一种青色的兽,长着人一样的面孔,名叫猩猩。书中提到的“猩猩”,经考证应为现代的金丝猴,到底是什么物种,我们只能凭借历史留给我们的线索顺藤摸瓜。招摇山大致位于云南广西一带,哀牢为古国名,也位于云南洱海湖畔,交_位于如今的越南北部。这三处地点与今天滇金丝猴的分布区域大致重合。这说明此三处地点很可能自古以来就是滇金丝猴的栖息地。而关于古人认为“食之善走”的描述,大致可以用古人一种吃什么补什么的观念解释。比如方才提到的滇金丝猴,虽然样貌如人无两,也如《礼记》中叙述的那样:“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就算善人语,能说人话,在人类的眼中与鸡鸭鹅狗猪也无甚分明。既然鸡鸭鹅狗猪能吃,猴子也肯定是可以吃的。吃金丝猴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需要极大的勇气。一来我们已经习惯了食用市面上常见品种的动物,二来肆意食用野物容易引发病毒,况且金丝猴与人样貌相似,很多人认为食用金丝猴与吃人没什么分别。但是古代人却可以神情自若地食用,甚至记载到书中。这可能是因为在那个年代的原始社会,食物匮乏,往往吃什么食物百姓没有选择的余地。另一个原因很可能是金丝猴身手矫捷,既能似人一般直立行走,也能轻轻松松穿梭在森林中,身手灵活矫健。故而按照传统中医理论中的“以形补形”来看,“食之善走”,吃了就可以健步如飞,在古人眼中也许就是可行的。透过此中说法我们不难推断,《山海经》中对于食用特定动物获得某种能力的描述,原因之一也许是古人在“天人合一”的影响下,从“以形补形”这一观念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理论。其二,从《山海经》中对于巫术祭祀的描述,我们同样可以推断,吃下某种东西,获得他的能力,同样属于某种原始的模仿巫术。模仿巫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医术原理,认为食用动物的某一部分,就能补救相应人体中缺失的不足。这一观念至今都可以在某些地区见到。有人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假设,如果鹦鹉早已灭绝,而假如如今的人们见到山海经中描写鹦鹉:“有鸟焉,色七彩,善口技,通人语”。是否有人愿意承认世界上会有一种会说人话的鸟呢?也许大部分人是不会的。《山海经》中的奇珍异兽,我们不能否认它们其中一些的存在,也许它们早在数千年前就在自然法则的优胜劣汰中灭绝。《山海经》的作者至今不详,其中描绘地图之广,我们难以想象在那个年代,作者是如何搜罗到如此细致的信息,并条理清晰地记载下来。《山海经》中的智慧,中国深厚的华夏文明的智慧,丰富的底蕴,就像神秘女郎的面纱,等待着我们层层揭开。而其中的可开发性,仍然有很多未知的领域。来源:现代营销·理论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众多经典文献之一,它是一部典籍性质东方神怪志,主要记述了古代人们对中国地理、民族、文化、历史、神话、传说、物种、民俗等方面的各种想象、神话和传说。
这部书的体例为节录典籍性质的志文体,分为山经、海经、山海经外传、山海异闻四部分。其中,《山经》和《海经》是最重要的两部分,分别介绍了古代山川地理和神怪传说。
《山海经》中充满着各种神怪、传说和寓言,这些文字记录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和生命的一种想象,并从中吸取着道德准则,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可以说《山海经》是一部反映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经典著作,它不仅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而且也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神秘且丰富的精神世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