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型怎么分类?
随着新能源浪潮的掀起,各种新能源车型也是逐渐映入眼帘。不过很多新手朋友被各种各样的混动类型弄得眼花缭乱,不知道应该怎么选新能源车型。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即不以传统汽油、柴油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像电动汽车、氢能源、巴西的酒精汽车等等都能算。
这边就以市面上常见的几种新能源汽车分类来给新手朋友们做一个介绍。
1:纯电车(EV)
纯电汽车顾名思义,就是完全用电作为能源,以电机驱动的汽车。纯电车能够在所有限牌的城市里完成上牌,且也是目前政策补贴、免税力度最大的车型。
由于电动机驱动的特性,使其行驶声音很小,完全没有传统燃油车那种轰隆隆的声音,而且电动机有着可以在瞬间爆发最大扭矩的特性,这就使得纯电车型的提速会非常快。像特斯拉、比亚迪汉EV都是纯电车的代表。但是也由于其只能通过充电来补充能量的原因,使得纯电车在目前阶段仍旧有着续航里程焦虑(充电难、充电慢)。不过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革新,纯电车也将在未来不断“进化”。
2:插混车型(PHEV)
插电混动车型可以说是介于纯电车和纯燃油车之间的一种车型,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比亚迪的DM-i插电混动系统了。插电混动车型最大的特点就是既有加油口又有充电口。既有油箱又有电池,而且既有内燃机又有电动机。
这种结构使得插电混动车型既能单独用电机驱动(市区通勤不费油,没油也能走),又能单独用内燃机驱动车辆(没电时亏电行驶),也能同时使用内燃机和电动机一起为车辆驱动。在城市通勤的低速行驶时可以用纯电驱动,这样就能省去内燃机怠速需要消耗掉的那一大部分油耗,而在上路高速之后再让效率更高的内燃机开始工作,省去电动机在高速上耗电快的烦恼。
插电混动车型在当前可以说已经是较为成熟了,像比亚迪DM系列,宝马530le,魏牌拿铁DHT之类的车型都属于这个行列。
3:增程式混动(REEV)
增程式混动可以理解为纯电车上加了一个小的内燃机用来当做发电机发电。与插电混动不同的是,增程式混动的内燃机并不会直接参与驱动车辆,只在电量到达临界点时给电池充电,以此来达到比纯电车更长的续航。也因为增程式混动也是只由电动机驱动,所以在安静的行驶以及起步就能获得扭矩的这一点上更接近纯电车。
增程式混动虽然也要耗油,但是由于不用考虑车速问题,所以用来发电的内燃机可以一直无忧无虑的工作在高效区间内。在一般情况下,增程式混动就可以用远比传统燃油车少的油耗来享受到纯电车的诸多优点的同时,还不会有续航焦虑。代表车型有深蓝SL03增程版、理想ONE等等。
不过在上了高速之后,内燃机可以一直工作在高效区间所以比较省油这一点优势就荡然无存了,因为传统燃油车在这个时候也正处于高效区间,但是增程式混动车型却需要先把燃油转化成电能再提供给电动机,一来二去就导致上了高速的增程式混动车型油耗甚至还要高于传统燃油车。
4:油电混动(HEV)
如果是增程式混动是纯电车型加了一个发电机,那么油电混动就可以说是传统燃油车型加了一个小电机和小电池。
严格来说油电混动并不能算新能源车型,因为他依旧只有加油一种补充能源的方式,所以大多数油电混动车型依旧上的是蓝牌。代表的有例如雅阁混动、凯美瑞混动、双擎卡罗拉这些传统合资品牌车型。
与传统燃油车型不同的是,新增加的那个发动机可以给小电瓶充电,给某些发动机工作比较耗油的时候替代一下(例如启动),以此来达到更加省油的目的。所以也可以把油电混动车型当做比传统燃油车型更省油的一种车型来看。
内容概述:
新能源概念
电动汽车普及的意义
电池梯次利用的价值
将电动汽车定义为「新能源车」也许很多汽车爱好者并不能接受,因为电能的利用两头挂的话也有三个世纪的历史,这种老旧能源能算新吗?
然而定义新能源的标准并不是时间,当然以时间分级也没有问题;因为常规传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能源从茹毛饮血的时代结束后,能源利用几乎伴随了整个人类文明史。所以相比常规能源电能还是非常年轻的,以大时间轴为基础其实也才是刚开始学会利用。
重点:新能源的实际概念是区别于常规能源的「不可再生」的特点进行区分,所有能够再生的能源都是“新的”;而目前科技等级能够利用的能源是非常有限的,在做不到恒星级资源获取之前,只有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地热
风能
光伏
水力
海洋等
即使是核能也不算可再生,只是现阶段还定义为新能源;而上述五类能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选项,可以说只要太阳系不出问题就不会消失。而太阳系与地球的寿命与「生物大灭绝论」的60万年相比,可以说基本等于无限长,所以掌握将这些能源转化为生产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否则以目前的石油探明储能而言,30年后怕是就会出现全球性的石油危机(预测),寻找替代能源是全球话题。然而这些能源又都不能直接利用,必须转化为一种机器可以使用的能量形态才行,有趣的是这些能源都可以用于发电——所以电能是可再生能源,是新能源。
为何要普及电动汽车?
单纯从汽车领域分析,目的也许是节能减排,但是这么分析的格局就显得太小了;严格来说电动汽车主要是为了推动新能源发电的增长,其次才是减少排放物的影响,至于替代常规能源是必然的结果,所以无需讨论。
「梯次利用」是电动汽车存在的价值,同时也是两轮电动车没有定义为新能源车的原因;本质是因为选择的动力电池类型不同,铅酸电瓶的完整充放电次数不过三四百次,达到标准后的结果是直接报废,而且还会造成铅污染的问题。那么电动汽车的电池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两大类型:
1:NCM镍钴锰是现阶段装机量最高的动力电池,这种电池的使用寿命可以到达1000次左右的充放,SOC缩减20%~30%;此时就已经不能满足车辆的使用需求了,但是这些电池在分拣测试后,绝大多数都可以进入「储能电站」继续服役,也就是扩容新能源发电的储电能力,以实现有效平衡峰谷电耗,减少弃电,并且加速新能源发电量的增长,最终以取代传统火力发电。
2:LFP磷酸铁锂电池将会全面取代NCM,在汽车领域可以做到系统能量密度相当,以及更少的安全性和倍数级的使用寿命。
重点是这种电池在梯次利用环节可以使用半个世纪左右,相比NCM多出平均20年;所以只要LFP开始大量循环,那么新能源发电的增速也会大幅提升。最终实现终端车辆清洁(零排放),发电端也能够达到非常高的环保标准,同时可以做到发电量的不断增长,也许推广电动汽车的核心价值就是这个吧。
重点:二次制造!在各类主流动力电池中,只有铅酸电瓶存在较大程度的污染,而且因回收铅的方技术门槛非常低,结果造成了一些不规范的电池处理。
但是NCM-LFP本身并不含有贵金属,电解液也基本都会选择环保型;重点是这些材料可以按照95%左右的比例进行二次制造,通过生物降解等方式可以实现有效处理少量的污染。结果相比会产生大量废机油、防冻冷却液、启动铅酸电瓶以及尾气的燃油汽车而言,标准会提升非常多。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会在「溯源平台」的管理中完成每一个步骤,严格程度是超出想象的;所以电动汽车对于环保是有巨大贡献的,同时还能加速清洁电能的增长,并且解决随时可能出现的石油危机问题,普及这种车型就显得很有意义了,对不对呢?
(磷酸铁锂电池的制造成本逐渐低至铅酸电瓶程序,未来两轮电车也将有可能定义为新能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