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克莱斯勒当家MPV新款大捷龙在北美车展隆重发布,也许你对这款车有些陌生,别着急,看到最后你就会发现它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外观
新款大捷龙属于中期改款车型,在整体造型上并没有做出太大改动,只是在一些细节方面优化的更到位。
车头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换装了尺寸更大的六边形中网(根据配置不同,有熏黑和镀铬两种风格可选),LED日行灯线条更加锐利;而下方两侧进气口位置也从原来圆润的造型变成了现在菱角分明的矩形,总之一切都更朝向年轻化,精神头十足。
细心的你还会发现,新款大捷龙的头灯并没有像现款那样与中网相连,而是反其道而行独立了出来,绝对算是当今车市的一股设计清流。
车尾方面,新款大捷龙变化最明显的莫过于顺应潮流的贯穿式尾灯,外加熏黑处理,大气稳重同时不失一丝动感。
目前官方并没有公布车身尺寸方面的详细数据,预计将与现款维持一致。
内饰及配置
我们可以看到,全新大捷龙的内饰布局依然与现款差异不大,和别克GL8颇为相似,尤其是中控液晶屏与两侧空调出风口区域,但不难看出其做工用料更加考究。
中控液晶屏尺寸由现款的8.4英寸升级到了10.1英寸,内置Uconnect?5车机系统,并支持CarPlay/Android?Auto手机互联;可实时观察第二排状态的FamCAM影像系统很有意思;手机无线充电功能同样没有缺少。
新车座椅布局依然采用2+2+3的形式,但国外只有中高配豪华版车型上才会配有真皮座椅,想必进入国内后这将成为标配。
动力
新款大捷龙依旧采用现有动力总成,提供3.6L?V6自吸发动机和3.6L?V6?PHEV插电混动两个版本,其中3.6L?V6发动机最大功率291马力,最大扭矩355牛米,传动方面分别匹配9速手自一体或E-CVT无级变速箱,并可选装四驱系统。
评中评说
从小编的亲身感受而言,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北京路面上的克莱斯勒大捷龙PHEV插电混动版就一下多了起来,其中原因之一是全国各地逐步加大的电动车指标额度,另一方面也反衬出中高端商务用车领域的需求不可小觑。
大捷龙的定位明显高于广本奥德赛、别克GL8等车型,但翻来覆去一对比会发现同级车型的选择真的不多:奔驰V级与大众迈特威不仅价格更高(与大捷龙同价位只能买到最低配,配置可怜),且没有新能源版本车型,这就让那些持币待购的购车群体自然把目光锁定了大捷龙PHEV。
如果您有这方面的购车打算,并且对大捷龙这款车比较感兴趣,小编建议您不妨等一等新款大捷龙在国内上市。
汽车评中评/LF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岁月中,“强汉盛唐”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两个朝代。而比亚迪也用这两个朝代来命名自家的旗舰车型。其中,“唐”命名了旗下的旗舰SUV,自2018年比亚迪唐上市以来,以其犀利的Dragon?Face设计和良好的驾驶体验收获了不错的口碑。而如今,比亚迪又用“汉”命名了旗下的高端轿跑。
日前,比亚迪汉正式上市,一共推出四款车型,包含三款EV车型和一款DM车型,全国综合补贴后,汉EV超长续航版豪华型售价22.98万元、汉EV超长续航版尊贵型售价25.58万元、汉EV四驱高性能版旗舰型售价27.95万元;汉DM四驱性能版豪华型售价21.98万元。
比亚迪汉系列被比亚迪赋予雄心。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强势王朝,汉朝在内政外交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因此,将新车型命名为“汉”。不过,相比插电混动版,EV车型更代表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最高战力,同时也被寄予了比亚迪PK“外敌”特斯拉的野心。
那么问题来了,比亚迪汉EV能否车如其名一般,为比亚迪在高端汽车领域封疆裂土,建功立业呢?记住两个“首次”,和一个“之最”,我们可以看到比亚迪在这款旗舰车上投入的新技术,甚至比亚迪下一阶段造车的新思路。
首搭刀片电?
比亚迪汉EV在电池系统上最大的亮点,就是新车搭载了比亚迪最新的“刀片电池”。其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为140Wh/kg,电池容量为76.9kWh?,动力蓄电池总质量549kg。续航方面,汉EV四驱版的NEDC综合续航里程为550km,两驱版车型为605km。
刀片电池,顾名思义是类似于刀片形状的电池设计形式。刀片电池的底子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只是在成组时可以跳过“模组”,大幅度提高了体积利用率,最终达成在同样的空间内装入更多电芯的设计目标。相较传统的有模组电池包,“刀片电池”的体积利用率提升了50%以上,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高能量三元锂电池的同等水平。在大幅提升系统质量能量密度以及体积能量密度的同时,由于去掉了模组这一层中间结构,使得电池系统的复杂度大幅下降,由此也带来了更高的产品稳定性和更低的故障率。
其实说白了就是改变了电池模块的整体结构,把整个电池组比喻成一栋房子的话,刀片电池的意义就在于取消了各种承重墙和框架的限制,相比起传统的电池包来说,它能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装入更多的磷酸铁锂电池,随之而来的就是能量密度和三元锂电池靠拢,同时安全性也有了保障。简单来说就是,续航和安全我都要!
实践出真理,在行业公认最为严苛的电池安全测试——“针刺测试”中,三元锂电池被针刺穿透后瞬间发生爆燃,而刀片电池被穿透后表面温度维持在30~60℃之间,不仅没有着火,甚至连烟雾都没有冒出。而且,由于采用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汉EV的刀片电池还拥有循环充放电3000次、行驶120万公里的长寿命优势。
除了安全之外,磷酸铁锂电池的另一个优势是低成本。与三元锂电池相比,刀片电池的价格稍低20-30%,假设未来高端纯电动汽车都推出100度电的电池包,那么刀片电池与三元锂电池的差价可以高达数万元。
由此可见,比亚迪汉EV采用的刀片电池为纯电动汽车提出了新的方案:更安全、更便宜的磷酸铁锂电池,同样可以实现更高性能与续航。考虑到之后纯电动汽车不再享受补贴,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不再有能量密度与补贴力度之前的差距,这将使得未来比亚迪纯电动车拥有更好的成本优势。
首次采用全新的纯电车设计语言
对于比亚迪的王朝系列车型,虽然都会分为燃油版、插电混动版和纯电动版,但三个版本的设计思路大多是一致的,即便是纯电动车型,也会为它配上颇具标志性的进气格栅。但是,从汉系列开始,比亚迪似乎想要改变这一思路。
汉DM
我们可以看到,插电混动版的汉DM版采用的是目前比亚迪的“龙颜2.0”家族式设计,而纯电动的汉EV版却采用了全新的思路,融入了不少e-SEEDGT概念车的设计。官方给这套家族式设计的命名是“EVDragonFace”,似乎意味着这将会成为比亚迪后续纯电动车型专属的家族式风格。
整体来看,相对于继续使用龙颜设计语言的汉DM车型来说,EV车型的设计显然更加惊艳。贯穿整个前脸的镀铬饰条还有狭长的灯组设计,让前脸视觉重心更低,多出几分跑车的滋味,赋予了其极强的战斗姿态,流线型的车身设计、首次使用的隐藏式门把手设计,使得整车看上去充满高级感的同时,也把风阻系数压低为0.233cd,这个数据超过了特斯拉的Model?S的0.24cd。
风阻系数进入到0.235以内的量产轿车,目前在全球不超过10款。当到达这个级别之后,风阻系数每再下降0.001,都意味着开发难度和投入的指数级增长,堪称对车企尖端研发实力和工程设计团队意志的一场极限挑战。
当然,更小的风阻系数带来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研究表明,当轿车以80公里的时速行驶时,60%左右的能耗都用于克服空气阻力。尤其对于电动车来说,高速行驶时风阻对能耗的影响更为突出,以比亚迪汉为例,风阻系数每降低0.01,车的续航将增加8公里,所以从汉的设计研发之初,比亚迪就为它定下了严苛的风阻系数目标——低于0.235。
车尾部分,全新汉采用了贯穿式尾灯,同时“BUILD?YOUR?DREAMS”的字样也没有缺失,这也是目前比亚迪家族式的尾灯造型设计了。
车身尺寸上,比亚迪汉EV的长宽高为4980/1910/1495mm,轴距为2920mm。对比小鹏P7(长宽高为4880/1896/1450mm,轴距为2998mm),比亚迪汉EV车身更长,不过小鹏P7在轴距上优势更大。而两者的空间都要比国产Model?3更具优势。国产Model?3的车身尺寸仅为4694x1850x1443mm,轴距2875mm。
作为比亚迪的旗舰轿车,比亚迪汉EV的内饰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首先,整车的内饰风格依旧熟悉,可旋转的12.3英寸中控大屏仍旧是全场的焦点,但汉EV同时融入了更多独特的元素。比如采用了环抱式的设计风格,搭配金属、亮面漆、皮革缝线及木纹饰板等工艺,在豪华感上会有显著的提高。
史上最快比亚迪
比亚迪汉EV共有两个版本,双电机的四驱版,单电机的前驱版。
单电机版车型搭载一台前置最高功率163kW永磁电机,扭矩330N·m,最高车速同样为185km/h;双电机版的比亚迪汉EV前电机最高功率163kW、最大扭矩330N·m,后电机最高功率200kW、最大扭矩350N·m,最高车速185km/h。而双电机四驱的汉EV版,正是官方宣传能够3.9s破百的车型。
这个加速表现要强于小鹏P7,低于高性能版本的Model?3。小鹏P7的四驱高性能车型百公里加速时间4.3秒;而Model?3高性能版百公里加速3.4秒。但整体来说,比亚迪汉可以堪称是史上最快比亚迪的称谓。
其实,作为最早布局新能源市场的自主品牌车企,比亚迪在推出DM双模系统时,便性能作为产品标签。
不得不说,性能这一关键词的提炼,很明智的。因为在很多人眼中,性能往往代表了产品,甚至企业的技术实力。现在我们提到比亚迪的新能源车,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关键词都是性能。
市场认知的转变,往往是成功的开始。而此次比亚迪汉EV的到来,更是将自主品牌的性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进一步巩固比亚迪和“性能”的关联,加深了比亚迪“性能强”的品牌辨识度。这对品牌溢价能力的提升,是很重要的。
以汉之名,能否战胜特斯拉
不得不承认的是,作为新创势力的代表,特斯拉一直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快车道上,目前市值更是超过丰田。然而,快速发展的背后,是特斯拉曝光出的各种产品质量问题。就从最近曝光的一些负面新闻来看,失控、失灵、电池隐患等等一系列质量问题越来越多。正因如此,在近日调研机构J.D.?Power发布2020年美国新车质量研究调查(IQS)中,特斯拉的大名赫然出现在榜单末尾。这足以说明,特斯拉的用户体验并不好。
然而匪夷所思的是,特斯拉质量问题由来已久,可销量却并没有缩减,特别是国产Model?3更是成功登顶国内新能源销量排行榜NO.1。
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特斯拉同类竞品寥寥。业内人士认为,特斯拉的主要市场为限行限购的一线城市,消费者购买力较强,但主流合资品牌同级电动产品要么还是空白,要么产品力劣势明显;自主品牌的品牌价值尚未得到高端用户认可,无法满足他们在自身“人设”塑造上的需求。简而言之,“不是因为特斯拉真的好,而是因为消费者没得挑。”
比如被大家称为“中国特斯拉”的蔚来,目前并没有轿车车型。而小鹏虽然有P7,但毕竟小鹏根基太浅,可靠性还没有经过检验,市场并没得到认可,这点从其销量就可以看出。其实这也是造车新势力的通病,很多消费者对于造车新势力缺乏信任,这需要时间来慢慢夯实。
至于传统车企方面,包括北汽、吉利、长安、长城、奇瑞等虽然都推出自己的新能源品牌。尤其是北汽新能源和广汽新能源成绩还非常不错,但是这些传统车企更多走性价比路线,产品定位普遍和Model?3不在一个维度,短时间难以对Model?3形成压力,因为射程不够,只能望洋兴叹。正因如此,特斯拉得以在汽车市场攻城略地,有恃无恐。
面对自主品牌新旧势力的力不从心,比亚迪汉EV就被人们寄予了抗衡特斯拉的最大希望。从两者的比较来看,汉EV的设计无疑比Model?3更漂亮,即便内饰更精致、空间更大,续航,性能都不输给Model?3,更重要的是,在安全性上,比亚迪远远优于特斯拉。
或许,有人说,比亚迪差的就是品牌力。不然,只要汉EV产品足够硬核,并且拿出足够时间精耕细作,必然会有出色的市场表现。我们也期盼,以汉之名的比亚迪,能如华为在销量超越苹果一样,成功反击特斯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