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低主要从两个方面提升车辆性能
增加车体向下的压力,从而提高抓地性能(根据摩擦力公式可知,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当底盘更低时,在高速下可以为车身提供向下的气动压力。因为根据伯努利原理,窄的通道会使空气流通速度增加,而空气流速增加,气压变小,在车身的上下会形成压力差,车身上表面的压强会大于下表面。因此,空气会将车体向下压,导致轮胎的对地面的压力增加,从而提高了轮胎的摩擦力,也就增加了跑车的抓地性能。这样,在高速下跑车的操控性就能够得到提高了。
举个例子,F1车辆底盘很低,最大化优化了车身的空气动力学,车辆像一架倒扣着的飞机,速度越快,下压力就越大,同一个弯到也许80km/h过不去但是200km/h就能过去,这就是下压力对抓地力和操控带来的提升。
如果说从气动学来讲,低底盘是增加抓地性能,那么从动力学来看,低底盘还减少了速度变化时对抓地性能的影响。重心低,车身稳定性好,在高速转弯的时候不容易发生侧翻。在转弯、加速、减速时降低重心的作用在于使重量转移的效果降到最低,这样可以将惯性对于轮胎抓地力的影响降到最低。
低底盘往往是通过压缩避震筒和更短的避震弹簧实现的,这种情况下的避震支撑力度很强,活动范围很小,自然可以减少车身侧倾,从而达到增加车辆弯中稳定性的效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