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丰田全新一代塞纳发布了!
从1997年到2020年,丰田塞纳已经走过了23个年头,凭借良好的安全评级、完美的四驱体验、时尚的外观和宽大的内部空间、宜商宜家的独特属性让它在北美市场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如今,全新一代丰田塞纳(第四代)发布,并在2020年分别由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国产引入。
在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三大汽车品牌之一的通用在北美市场推出了雪佛兰Venture(即国内的第一代别克GL8),轰动了汽车市场。由于北美家庭成员较多,对车身尺寸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这种最多可以搭载8人,空间巨大,运载能力不错,同时动力澎湃的车型就成为了许多美国家庭的必选车型之一。
在北美市场,这类车型被称为Minivan。为什么不是我们常说的MPV呢?
当前,国内主流的线上英文词典都会把“Minivan”翻译成“小型货车”,虽然它从表面上看是由Mini+Van组成的单词,但其实它是北美市场汽车的一个类别,指的是:在后座运载多人(3人以上)的车型,常采用滑动门设计,且后排座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也就是说,它不是载货的,而是载人的。而MPV,它代表的是:Multi-Purpose Vehicle(多功能车),它其实指的就是minivan。MPV这一说法多在英式英语国家使用,还有中国。
说回丰田塞纳。
第一代塞纳是在1997年底发布的,不过在此之前,丰田用来跟Minivan鼻祖——克莱斯勒捷龙系列竞争的车型,却是国人非常熟悉的Previa大霸王。那为什么还要推出塞纳呢?原因很简单,Previa/大霸王满足不了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它的确有着前卫的造型,但跟竞争对手相比,它的尺寸(4.75x1.8x1.75米)不够大,后轮驱动布局也让很多人联想到货车。最关键的是,由于发动机舱太小,装不下V6发动机,只能使用动力平平的2.4升4缸发动机,让开惯了大排量车的美国人难以接受。
虽然后来丰田为了满足美国用户对动力的需求,在1993年推出了搭载2.4L机械增压发动机的车型,但还是无法掩盖排量小,缸数小的劣势。你没看错,其实丰田很早就玩增压了。
可以看到,美国人需要的是大排量、大尺寸的Minivan,因此第一代塞纳(XL10)诞生了。
作为Previa大霸王的替代品,第一代塞纳基于凯美瑞的平台打造,充分利用凯美瑞的口碑和知名度,在刚推出时便受到了北美市场的强烈欢迎,甚至被称为“Camry of Minivans”。最初的塞纳分为三个版本:CE、LE、XLE。最大的区别在于座椅的材质和可拆卸或折叠,实用性大大增强。同时,更大的发动机舱也让它能够装下3.0L V6的发动机+4速自动变速箱。另外,第一代塞纳便拥有四驱系统。
第二代塞纳(XL20)于2003年1月6日在底特律车展亮相,生产地也由乔治敦工厂转移到了印第安纳州。这一代的塞纳比第一代车型车身尺寸更大,总体积增加了45%,货物空间增加了39%。和第一代一样,V6发动机得到了保留,起初排量为3.3L,在2007年的改款车型上升级至3.5L,并且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也成为了之后车型的标准配置。
第二代塞纳延续了7年之久,2010年丰田决定对塞纳进行一次换代,于是第三代塞纳(XL30)诞生了。这一代车型的首次亮相是在2009年12月份的洛杉矶车展,当时拥有包括基础版、LE、XLE、Limited和SE五个版本。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代车型提供2.7L四缸发动机,但是美国人的性格我们是知道的,因此在2013年这款发动机便停产了。
对车型了解多的朋友可能发现了,为什么塞纳可以一直在北美市场呼风唤雨,而雪佛兰Venture(也就是别克GL8)只能变成中国特供车呢?原因就出在安全上。美国市场对于汽车安全的重视程度是很高的,从第一代丰田塞纳开始,它在美国IIHS的碰撞成绩中一直表现非常出色,加之本身很强的产品力,也让塞纳的口碑不断提升,最终成为北美市场最主流的MPV车型。
而如今,第四代丰田塞纳悄悄的来了(XL40),下面就是大家需要知道的新车重点。
1、全新的平台,全新的设计
和其它丰田新车一样,全新一代塞纳诞生于丰田TNGA架构下,轴距相比老款加长约30mm,车身略宽而高度降低。要说具体的平台,它还是会和凯美瑞共享TNGA-K平台。
设计相比老款车型可谓是翻天覆地。回想我第一次看到TNGA架构下的凯美瑞时,消化了很久很久。但时间长了,发现这样的设计还是很耐看的。如今,同样的设计风格放在全新一代塞纳上,总觉得莫名的好看。全新塞纳将提供普通版和运动版两个外观,但是作为MPV车型,运动版也不会提供双边双出的排气,毕竟稳重才是MPV车型的气质。
2、内饰设计不再MPV
如果我不告诉你这是全新一代塞纳,你很难猜到这是它的内饰设计。没错,当我第一眼看到它时觉得这更像一台SUV车型,因为它没有了MPV车型标志性的怀挡设计。
在挡杆的右侧是杯架,后面还有小的储物格,中控下方则是一个更大的开放储物槽。另外,全车共有18个杯架、7个USB结构,实用性完全不用担心。丰田表示,之所以取消怀挡设计,是想要消除用户抱怨的“公交车驾驶感受”。
3、座椅设计更“高级”
全新塞纳的LE和XLE车型会继续提供8座版车型,即第二排增加一个可折叠座椅。第二排座椅增加了腿拖和很长的滑轨(可滑动63.5cm),这对于第二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和空间灵活性提升不小。
4、首次提供混动版
全新丰田塞纳目前发布的动力是2.5L混合动力系统,综合最大功率243马力,相比较上代的3.5L V6有所下降,但油耗大幅降低。而这很可能是丰田塞纳20多年来,第一次全系不使用V6发动机。至于插电混动版本,丰田表示从未考虑过。
5、四驱系统依然提供
塞纳最吸引人的不仅仅是它的动力和实用性,还有就是四驱系统,从第一代车型到如今的第四代车型,四驱系统一直流传下来,这对于雨雪天气较多的北美用户来说是非常友好的。
不过,第四代车型采用了混合动力系统,四驱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机械四驱改为电子四驱,没有了分动箱将动力分配到后轴,取而代之的是在后桥的第三个电机。当检测到车轮打滑时,可向后轮最大传递80%的动力,正常情况下依旧是前驱为主。这项配置在美国市场不是标配,但可以选装。而到了中国是否会被减配掉,emm,不好说了。
6、配置依然丰富
作为一款主打安全的MPV车型,全新一代又是诞生在TNGA架构下,配置自然是少不了了。无线充电、抬头显示、全景影像、车载空调、车载吸尘器、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电动侧滑门/电动尾门等等都会配备。另外,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盲区监测、车道保持等主被动安全配置也都会配备。
其实,丰田官方发布的这些信息也都是针对美国市场,但它绝对是有参考意义的,因为这款车会在2022年前后分别由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国产。之前老款塞纳国产的消息传了N年最终也没能落定,如今新一代国产的消息应该是准确无误了,动力系统和丰田在国内使用的动力系统高度吻合。另外更豪华的第二排座椅也对推动它实现国产起到了正面且积极的作用。
国产之后的几大猜想
1、由于在国内要搞双车战略,在外观上肯定会有所区分,广汽丰田原汁原味,一汽丰田或许会硬朗一些?
2、内饰整体设计风格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中控屏的尺寸?看看RAV4荣放你就知道了。
3、美版上的第8个座椅应该不会来到国内,毕竟多出一个座位会多出很多麻烦事。
4、动力系统预计会保留2.5L混合动力系统,至于四驱系统,和海外一样可选还是直接阉割掉?
写在最后
其实,对于这种专为美国市场推出的车型,来到国内不一定能适应。虽然在国产之前丰田塞纳在平行进口车市场很受欢迎,但那毕竟占极少数。像是北上广这样的拥挤城市,出于会车、停车的方便考虑,本田奥德赛和别克GL8这样的车身尺寸其实更适合。但是,这并不妨碍它依旧是MPV市场的佼佼者。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它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现在提到丰田的旗舰车,很多人或许会想到凯美瑞、亚洲龙等车,但其实还有一款车并不应该被大家所遗忘,它便是丰田皇冠。
国人对于皇冠应该说是非常熟悉的,尤其是父母一辈的消费者,它可以算是最早进入国内市场的进口豪华轿车之一,在国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尽管皇冠现在有些落寞了,但它在国内市场经历过的辉煌、创造过的成绩,怕是很多车型都无法企及的。
从第一代车型开始,皇冠便开启了它“征战”全球的历程。第一代皇冠车型于1955年上市,最初是向美国市场出口的,但当时的销量并不理想,便转而向亚洲市场销售。
1964年,第二代皇冠首次出口到中国,成为了第一款进入中国市场的丰田车,当时的价格也是十分昂贵。1985年,第七代皇冠在国内的年销量达到了1.7万辆左右,俨然成为了当时人们心中最让人有面子的车型之一。
或许是体察到了中国汽车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第十二代皇冠开始了国产化,正式于2005年在天津一汽投产,这也是该车第一次在日本本土以外的地区进行生产。
可以说,这一代车型真正达到了皇冠在国内销售的顶峰,最多的时候月销量有2000台左右,能占到同级别车型总销量的30%,而且是在售价高达40万的情况下。虽然价格昂贵,但还是挡不住消费者们对其的喜爱。
不过遗憾的是,过了这个巅峰,皇冠在国内市场就开始走起了下坡路。
第十三、十四代车型在国内的销量惨淡,而且口碑也不如从前。2019年全年销量仅有10000辆出头,远远比不上自己当年的盛况不说,甚至还不如同级别的奥迪A6L、宝马5系等车型一个月的销量,2020年5月的销量甚至还不足500辆。
无奈,今年4月底最后一辆国产皇冠车下线,一汽丰田皇冠车型正式宣布停产。曾经叫好又叫座的皇冠,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
产品力上的不足首当其冲。
近年来,年轻消费者在购车群体里的占比越来越大,年轻化、运动化似乎成了车企们造车时心照不宣的做法。或许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皇冠在外观上的改动也越来越偏向于年轻消费者,逐渐抛弃了原来沉稳、大气的外观。
平心而论,外观上的改动不能说不好看,但却因为“没有原来内味儿了”而流失了大部分年纪略大的消费者和老车主。
其次,动力上的阉割也是国内消费者放弃皇冠的一个理由。
第十四代皇冠车型取消了大排量发动机,只保留了2.5L自然吸气和2.0T涡轮增压两款排量发动机,2018款车型甚至取消了2.5L的V6发动机,只剩下2.0T排量车型。不仅丧失了丰富的选择性,而且在动力上,也不能满足部分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此外,便是BBA等豪华品牌车型、雷克萨斯ES等二线豪华品牌车型的挤压。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BBA等豪华品牌纷纷开启降价模式,比如奥迪A6L的最低售价一度下探到30万元以内。
而皇冠的售价也在25万-40万元之间,基本上加一点钱就可以入手BBA车型,而且皇冠的产品力也不足以让消费者为其“死心塌地”,市场份额自然很容易就被分走了。
丰田皇冠在国内市场的里程,可以用“一代巨星”的陨落来形容,不免令人唏嘘。
不过,一汽丰田到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迅速从北美市场引入亚洲龙代替皇冠的位置。而亚洲龙的表现也的确不俗,2019年3月上市,2020年7月已经达到了月销1.29万台的好成绩,要知道一台B+级车能卖到1万台以上可并不容易。而亚洲龙是否能再现皇冠当时热销的盛况呢?不妨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