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宝地,人杰地灵,名传古今中外的名人数不胜数。下面列举的名人皆孕育于长乐宝地,将自己的成就与作品,奉献给全国乃至全世界,他们在各领域取得的优异成绩,令人羡煞,他们高尚的精神更是永世流传。
董奉,与华佗、张仲景共称“建安三神医”,被称为“杏林始祖”
怀海禅师 ,制定了《百丈清规》,成为天下禅林必须奉行的管理条例沿用至今。“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禅宗三大祖师之一。
林慎思,福建第一位状元,唐咸通间,为福建 历史 上第一家兄弟五进士,时称“五子登科”、“五桂联芳”
柯尚迁,明代理学家、数学家和珠算学家,被称为“珠算鼻祖”,
陈振龙,“中国番薯之父”,明末时期把番薯引入中国,解决了当时数百万温饱问题。
郑奕奏,闽剧泰斗,在短时间内跃居名旦之首。那时的福州人打麻将都把“东南西北”改刻为“郑曾薛马”四大名旦,摸得“郑”字牌引以为荣。
高鲁,著名天文学家,在中央观象台台长任内主持编制新历,创办《观象丛报》、《气象月刊》,是中国现代天文学奠基人之一。
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 社会 活动家,散文家,《寄小读者》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郑振铎,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曾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编集出版了《中国文学研究》三册。
王梦鸥,笔名梁宗之,著名文学学者、文艺美学大家,讲学数十年,育英才无数,获颁“五四奖”文艺贡献奖。
陈怀皑,著名**导演,代表作有《平原作战 》、《海霞》、《青春之歌》,陈凯歌之父。
陈凯歌,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黄土地》、《孩子王》、《霸王别姬》、《无极》等优秀作品
陈清泉,美国著名侨领,曾任美国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主席。
郑忠,国际咏春拳大师,福建传统咏春拳第七代“标”字辈传人,第三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福建传统咏春拳”传承人,曾担任沙特阿拉伯王子贴身保镖
(海峡网 张文琦)
谢冰心,郑振铎,都不是长乐出生,其祖父辈就已在外当官了,他们都是外地的水土养育了他们。陈凯歌一个普普通通导演也算名人?为什么不宣传那些院士呢?硬要把人家拉进来套近乎有意思吗
古代画龙高手陈容,当代文坛泰斗谢冰心,著名文学家郑振铎,被誉为北梅南奏的表演艺术家郑奕奏,著名**导演陈怀凯、陈凯歌,书画家李兆珍、黄葆钺,书画篆刻家陈子奋、潘主兰、潘懋勋、周哲文等。
清朝梁章距,著有《楹联史话》,称中国楹联之父;梅花蔡姑娘,好象是中外交流代表性人物;民国期间长乐水患,时任安徽省长的沙京人(姓名一时忘却)上街卖字赈灾等等,长乐名人数不胜数
徐孺子,东汉人,一生博学多识而淡泊名利、不离劳作,被人们千秋传颂为“人杰地灵之典范”。相传豫章太守陈蕃极为敬重徐稚之人品而特为其专设一榻,去则悬之,别人不能享用。于是在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便有了“人杰地灵,徐孺子陈蕃之榻”这不朽的名句,并且千古传为佳话。
邓琬(407—466),字元琬,一作元琰,南昌人。四代为官,初为州西曹主簿,后为南海郡太守。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助晋安王刘子勋在当阳称帝,任镇军长史兼浔阳内史,行江州军政大权。当时皇族诸王夺位剧烈,孝武帝死,他拥戴刘子勋在浔阳称帝,建号义嘉元年(466),封左将军、尚书右仆射。
黄庭坚,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涪翁,洪州(南昌)分宁(今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创始人。
陈恕(946—1004),字仲言,南昌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进士,任澧州通判。后被召入朝,升为工部郎中、知大名府。大宋一代名臣。
熊良辅(1310—1380),字任重,号梅边居士,南昌人。元朝文学家。他是当时誉满江南的文学家,且精通易经。所著《小学入门》、《风雅遗音》、《周易本义集成》等书,名重一时。
魏良辅(1489—1566),字师召,晚号尚泉,南昌府新建县沙田魏村人,明代戏曲音乐家。
舒芬(1487—1531),字国裳,号梓溪,明进贤县人(今属南昌),经学家,正德状元。
汪大渊字焕章,南昌人。元代民间航海家、旅游家。汪大渊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他自幼怀有大志,欲效法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祖国名山大川,考察风俗,记载物产。至顺元年(1330),年仅二十岁的汪大渊来到南方最大的商港福建泉州,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他首次搭乘商船出海远航,历经几十国,渡地中海出红海,横渡印度洋,前后历时五年。至元三年(1337),汪大渊又进行第二次远航,历时两年回到泉州。汪大渊广见博闻,沿途作有详细记录,并作古体诗百韵,至正九年(1349)整理编成《岛夷志》,为中国古代航海家亲历而手记之始。汪大渊回到南昌后改成《岛夷志略》印行。《岛夷志略》分为一百条,涉及国家和地区二百二十多处,史料的真实性和范围的广泛性,超过历代官、私著述,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及海道诸国历史、地理有重要价值。西方许多学者研究此书,并译成多种文字。在汪大渊到澳洲近二百年之后,欧洲人才知道有这一大陆。被西方人称为东方的马可·波罗。
傅炯(1502—1585),字朝晋,号石渊,进贤县人。明正德十一年(1516)中举,嘉靖二年(1523)殿试进士。历任山东监察御史、大理寺少卿、刑部尚书等职。他为官清正,疾恶如仇,是大明一代名臣。
魏良弼(1492—1575),字师说,号水洲,新建县人。明朝理学家。
朱耷,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个山驴、人屋、良月、道朗等。江西南昌人,为明朝皇族江宁献王朱权的后裔,是第九世孙。明亡后,遭国毁家亡之难,心情悲愤,便装哑扮傻,在门上贴个大哑字,不与人语。23岁削发为僧,取法名传綮。由于长期积忧抑郁,遂患颠狂之疾,颠态百出。清代著名画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八大山人是他名号之一。
陈弘绪(1597—1665),字士业,号石庄,南昌府新建县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藏书家。
程懋筠(1900—1957),字与松,新建县人,近现代中国最著名音乐家之一,前朝《中华民国国歌》作者!
刘和珍,女,江西南昌人。民国学生运动领袖,“三一八”惨案。她不幸遇难,年仅21岁。4月1日,鲁迅写《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赞扬她是一位具有“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气概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
胡先骕,(1894~1968),号步曾,江西新建人,植物学家,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现代生物学的奠基人胡先骕,被誉为“植物分类学之父”。
黄秋园(1914—1979),名明琦,号大觉子、半个僧、清风老人、退叟,南昌县人。现代山水画大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