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车:通常指商品汽车从出厂后未加装任何非标准配件(相对与汽车出厂时的标准配置而言)的汽车。如车辆在销售前由经销商在原厂配置基础上,加装了保险防撞杠、侧裙、尾翼等等装饰件后,就不再称为裸车了。
落地价:就是买车需要的全部费用。裸车价(就是4S店售车价)+购置税+车险+车船使用税+验车上牌费。以全款车型为例,比如车价是10万,优惠5000,裸车价95000元,购置税8119元,保险5500左右,上牌费120元,全款落地的费用是一台108739元。
扩展资料:
一、消费者购车前可以登录各大品牌的官网,详细了解车型的相关官方报价和配置,以备和4S店的报价进行对比。在对比价格优惠时,要以真正的现金优惠后的价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裸车价作为参考,警惕商家在价格上玩文字游戏。消费者在购车时不要只听销售人员的口头介绍,尽量要向销售人员索要包含各项费用的详细清单,并在下单前明确订单对于保险、装具等产品和服务是否有附加的约定。
二、车辆购置税的计税价格根据不同情况,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1、纳税人购买自用的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为纳税人购买应税车辆而支付给销售者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
2、纳税人进口自用的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的计算公式为: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纳税人自产、受赠、获奖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并自用的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由主管税务机关参照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最低计税价格核定。
4、国家税务总局参照应税车辆市场平均交易价格,规定不同类型应税车辆的最低计税价格。
纳税人购买自用或者进口自用应税车辆,申报的计税价格低于同类型应税车辆的最低计税价格,又无正当理由的,按照最低计税价格征收车辆购置税。
5、车辆购置税实行一次征收制度。购置已征车辆购置税的车辆,不再征收车辆购置税。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汽车购置税费
汽车购置税2021新规计算公式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给大家科普一下了。因为也有很多人去买车的时候,听了销售说的各种价格、税费,也是一脸懵的,也经常有朋友跑我这儿来问:“我花XX钱买了一台XX车,能不能帮我看看我有没有花冤枉钱啊”。
这篇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指导价和落地价的关系;4S店为什么不能明码标价?为什么销售想方设法地想让你去店里呢?4S店还有哪些你看不到的猫腻?一、指导价和落地价的关系汽车圈有句话是“指导价从来没有过指导意义”,这里所谓的指导价只不过是厂家给出的一个定价,实际的价格还会根据经销商规模不同、区域政策不同等等有所差异。
举个例子,像大众品牌的车型,实际裸车价一般都是比指导价便宜的,而这个优惠幅度,不同4S店、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是完全不同的,我之前带朋友去看迈腾,当时正好赶上国五车型清库存,迈腾330TSI的优惠幅度最高能到5万,本来指导价20多万的车,现在裸车价只需要16万。
那这车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没有啊,只不过是不满足国六排放标准。
再举个例子,丰田的车优惠幅度小,甚至还需要加价,就像丰田埃尔法,加价20多万那都是正常现象。
那么,指导价和落地价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这里引入另外一个价格——裸车价,所谓裸车价,就是你买的这款车,不包括任何其他费用的价格,你掏了这个钱,这台车就是你的了。相当于,你花了这个钱,买了一堆“破铜烂铁”。
但是呢,这堆“破铜烂铁”想要合理、合法地开上路,还需要什么手续或者什么费用呢?
购置税。购置税=购车款/(1+13%)×购置税率(10%);车船使用税。不同排量的车型这个税费额度不同:1.0-1.6L(含)420元;1.6-2.0L(含)480;2.0-2.5L(含)900元;2.5-3.0L(含)1920元;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家用6座以下950元/年,家用6座及以上1100元/年;商业保险。什么三者100万啊、车辆损失险啊、盗抢险啊等等,根据不同车型、不同投保选择有不同的价格。上牌费用。一般自己去车管所,300元就可以搞定,但是如果让4S店帮你上牌,不好意思,2000大洋~~所以,看到这里,落地价你会算了吗?
落地价=裸车价+购置税+交强险+商业保险+上牌费用+4S店服务费。
嗯?4S店服务费是个什么鬼东西?
不着急,我们下面会陆续讲到。
二、4S店为什么不能明码标价?原因有两个,第一个,4S店要追求利润最大化;第二个,车辆的价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怎么理解这两个原因呢?
我们都知道,厂家是只管着造车,但是具体车辆的销售,是委托给各经销商的,通俗点儿说,就相当于微商的“代理”,很多微商不造化妆品,但是她只管着卖。汽车经销商,就相当于微商的代理。
如果你了解过微商你肯定会知道,如果你这个代理卖货卖得好,规模比较大,那你拿货的时候,就有更多的议价权,就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拿到同样品质的货。
汽车经销商也是这个道理,经销商规模越大,就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从厂家那里拿到货。
所以,很明显,每家经销商拿货的价格是不一样的,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要求人家4S店给你明码标价啊~
另外一个,4S店卖车,厂家是给返利的,卖得越多,返的利就越多,当然,不同品牌有不一样的返利政策。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某个4S店这个月的任务是卖掉20台车,如果完成了,厂家就每台车返利1000元;如果完成不了,那一分钱返利都没有。这时候,一种情况出现了,这个月月底,这个4S店正好卖掉了19台车,还差一台完成任务,那为了完成任务,这家4S店是不是可以给你更大的让利空间,哪怕我车价给你便宜2000元,但是我完成任务,可以获得20×1000=20000元,何乐而不为呢?
那这种情况下,你还能要求人家明码标价吗?
我只是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
三、为什么销售想方设法地想让你去店里呢?汽车销售嘴边经常有一句话:“到店来,还能谈,价格我可以去申请”、“这周末我们正好有个试驾会,你可以来看看,价格很合适”。
这其实是一种销售策略,算不上猫腻,因为可能销售在电话里罗里吧嗦说了半天,你最后跟人家说:“我再看看吧”。
同时,去店里也是一种筛选客户的方法,既然去店里看车了,基本上是有意向购车的,而那些只打电话的,很可能就是为了询价。
所以,去店里看车,也算是对销售工作的一种尊重吧,毕竟人家就是靠这个吃饭的,电话里说了半天,最后你却对人家爱答不理,对销售也是一种损失,对吧?
四、4S店还有哪些你看不到的猫腻?写到这里感觉篇幅有点儿长了,哈哈哈哈!
简单来说吧,去4S店实际购车,你最终花的钱里面,有一部分是本没有必要的,像贷款服务费、上牌服务费、保险服务费等等。
但是现在来看,整个市场上,这些费用依然是存在的,那我也不能说啥,说到底,我也没办法,因为我买车的时候,这些费用该花还是得花,也算是一种行业乱象吧。
购置税=价税总计÷1.13×10%(目前汽车增值税税率为13%)。
购置税一般由车主承担4S店代缴,因为购置税按发票报价计算,所以有的4S店可能会修改发票价逃税,根据《购置税法》第七条:纳税人申报的应税车辆计税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由税务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核定其应纳税额。
按不同的购置方式,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按照下列情形确定:
购买自用应税车辆的为购买之日,即车辆相关价格凭证的开具日期。
进口自用应税车辆的为进口之日,即《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或者其他有效凭证的开具日期。
自产、受赠、获奖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并自用应税车辆的为取得之日,即合同、法律文书或者其他有效凭证的生效或者开具日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