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生态化技术创新追求自然生态平衡、社会和谐有序和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效益最佳、生态效益最好、社会效益最优,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能源、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有效途径。
生态化技术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力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大力发展生态化技术创新为契机,提升科技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引领能力,提高生态化技术创新水平和成果产业化能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生态化技术创新体系,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生态化技术创新将生态理念全面引入技术创新过程之中,强调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它从市场需求出发,通过科技成果的商品化途径,使技术创新从传统的支持经济增长转向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技术创新追求自然生态平衡、社会和谐有序和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效益最佳、生态效益最好、社会效益最优,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能源、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有效途径。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发挥科技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累计安排节能减排研发经费超过100亿元,“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投入资金112.66亿元,围绕环境保护公益行业科研专项支持的经费达到7.8亿元。此外,为充分发挥一批节能减排科技工程的重点示范作用,“十一五”期间,“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程在25个城市开展试点,累计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5000多辆,实施国家财政补贴9.7亿元;“金太阳”光伏发电工程超过100个项目获得国家财政补贴约20亿元。“十二五”期间,国家还将在12个环保科技领域投入研发资金约220亿元。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面临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仍将存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社会民生保障均需要生态化技术创新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大力推进生态化技术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生态化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还较薄弱,企业创新活力有待增强,产学研结合仍不够紧密,评价、激励机制尚需进一步健全。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营造有利于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提高生态化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强大支撑。
[责任编辑:章丽鋆]
2
1
猜你喜欢
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的思考 _理论频道
自然资源管理: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任务 _理论频道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3)_低碳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_主编推荐
生态公关与生态社会 _理论频道
建设生态文明省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_理论频道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2)_理论综合
弘扬生态伦理道德 建设美丽中国 _理论热点
破解资源型城市发展难题 _理论频道
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2)_理论频道
乐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初三上册政治知识点整理归纳
桂林再次被国家委以重任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我国农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战略
如何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生态创新:园区软实力的新亮点”——施涵教授在“2016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上的主题演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首页万象文化人生生活健康
教育职场理财娱乐艺术上网
留言交流回顶部
联系我们
触屏版| 下载APP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9]6000-69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377号
关注公众号
保存4
生成长图
分享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生态化技术创新追求自然生态平衡、社会和谐有序和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效益最佳、生态效益最好、社会效益最优,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能源、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有效途径。
生态化技术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力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大力发展生态化技术创新为契机,提升科技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引领能力,提高生态化技术创新水平和成果产业化能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生态化技术创新体系,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生态化技术创新将生态理念全面引入技术创新过程之中,强调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它从市场需求出发,通过科技成果的商品化途径,使技术创新从传统的支持经济增长转向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技术创新追求自然生态平衡、社会和谐有序和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效益最佳、生态效益最好、社会效益最优,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能源、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有效途径。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发挥科技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累计安排节能减排研发经费超过100亿元,“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投入资金112.66亿元,围绕环境保护公益行业科研专项支持的经费达到7.8亿元。此外,为充分发挥一批节能减排科技工程的重点示范作用,“十一五”期间,“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程在25个城市开展试点,累计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5000多辆,实施国家财政补贴9.7亿元;“金太阳”光伏发电工程超过100个项目获得国家财政补贴约20亿元。“十二五”期间,国家还将在12个环保科技领域投入研发资金约220亿元。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面临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仍将存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社会民生保障均需要生态化技术创新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大力推进生态化技术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生态化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还较薄弱,企业创新活力有待增强,产学研结合仍不够紧密,评价、激励机制尚需进一步健全。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营造有利于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提高生态化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强大支撑。
[责任编辑:章丽鋆]
2
1
猜你喜欢
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的思考 _理论频道
自然资源管理: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任务 _理论频道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3)_低碳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_主编推荐
生态公关与生态社会 _理论频道
建设生态文明省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_理论频道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2)_理论综合
弘扬生态伦理道德 建设美丽中国 _理论热点
破解资源型城市发展难题 _理论频道
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2)_理论频道
乐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展开剩余内容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初三上册政治知识点整理归纳
桂林再次被国家委以重任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我国农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战略
如何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生态创新:园区软实力的新亮点”——施涵教授在“2016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论坛”上的主题演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首页万象文化人生生活健康
教育职场理财娱乐艺术上网
留言交流回顶部
联系我们
触屏版| 下载APP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9]6000-69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377号
关注公众号
保存4
生成长图
分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