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危害不可不防

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危害不可不防

vsprin 2025-05-15 百科经验 44 次浏览 0个评论

中国7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48.6万辆,同比增长117.3%,环比下降8.5%,1-7月累计零售273.3万辆,同比增长121.5%,预计今年可能全年现实超过700万辆。市场需求很大。但是新能源 汽车 真是对环境污染不大吗?目前新能源 汽车 电池基本上是锂电池。

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危害不可不防

第一,锂金属是一种能对环境产生危害的物质。锂金属易燃,能与众多物质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很多电动 汽车 的锂电池燃烧事故的就是佐证,但这件锂电池燃烧事故仅仅是锂金属能产生的众多危害中的一个。同时用于制造锂金属电解质和电池阴极的强效熔剂能导致包括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在内的各种疾病。特别是用来制造压缩型高功率锂电池的钴金属,更是一种高致癌毒物。只要有人接触了钴金属,他的肺、神经、和呼吸道极有可能发生病变。

第二,锂电池生产工序中可能产生的污染,锂电池主要构成如下:正极粉末,负极粉末,导电剂粉末,粘结剂粉末,有机分散溶剂,电解液,隔膜,铜集流体,铝集流体。

1、正极粉末:目前常见的是LiCoO2,其中的钴是属于有毒金属物质;所以接触时要注意吸入呼吸道,手或其他部位沾染后不要入口。

2、负极粉末:主要是石墨,毒理上说,该材料是无毒的。但是还是要注意粉尘防护。

3、导电剂:主要是碳材料,无毒,但颗粒比石墨更细,尤其注意不要吸入。

4、有机分散剂:主要是用于电极浆料制备,属有毒有机溶剂,不要吸入或直接接触。

5、电解液:是锂电池中毒性、腐蚀性最强的组分,忌接触、吸入。

除了材料的污染,注液中溶剂主要是环状/链状碳酸酯或者羧酸酯。溶质主要是锂盐六氟磷酸锂,添加剂主要是成膜添加剂、阻燃添加剂、导电添加剂、改善低温放电添加剂。不注意其控制,对环境肯定是有污染的。至于最后封装和化成,那污染就更小了。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话题也越来越多。让人深思的新能源汽车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新能源汽车到底是不是更环保?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是当前技术尚不成熟。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电流通过电力调节器传递到电动机,电动机通过动力传动系统来驱动汽车行驶。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就是将传统的燃油车更换成电池驱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就是一个电动汽车,而且作为电动车,他的驱动电能也并不是最近才研发出来。之所以,称之为新能源汽车,是因为很多人认为电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可以减少污染。

但我们针对这个问题,试想下,我们目前的电力资源充足吗?尤其是夏天,很多地方都会出现停电,或者间歇性停电的情况。如果全面推行电动汽车,我们的电力资源能保证供应吗?

另外,很多80后,应该都知道,我们国家目前大部分的地区还是采用火力发电为主,但要是将汽车全部更替为了新能源汽车,需要电能来驱动,那么这么耗能是相当大的。这些电的来源本身,又会不会让好些好转的空气污染加剧呢?

所以,针对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能问题,朋友们,你们又是怎么看的呢?新能源汽车使用电池来驱动后,的确是减少了排放,但随之而来的发电所带来的污染呢?另外,3-5年以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需要更换,先不说更换的成本,就单单说,换下来的电池又是如何处理呢?这电池所带来的污染又将是个很大的问题。针对,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实际情况,你认为新能源汽车会比燃油车更环保吗?

转载请注明来自春天网,本文标题:《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危害不可不防》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