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电混四驱!长城Hi4构筑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护城河”

主打电混四驱!长城Hi4构筑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护城河”

vsprin 2025-05-12 生活常识 18 次浏览 0个评论

长城汽车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

主打电混四驱!长城Hi4构筑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护城河”

两年前在穿越红崖无人区的路上遇上了一场暴雨,本来就崎岖的山路瞬间变得更加难以驾驭。面对一个稍微陡峭的上坡,我驾驶的牧马人和前面的牧马人都停了下来,是该挂上四驱了。前车第一次没挂好四驱,车直接横着靠近了山沟,再次挂好四驱之后才慢慢冲上了斜坡。在西北无人区的荒野里一场暴雨让我认识到四驱的重要性,但牧马人这种偏后驱的四驱在这种泥泞的山道上稍微大点油门就会甩尾,要是在冰雪湖面或赛道上正好撒花漂起来,可在这山谷里看着路边的山谷让人头皮发麻。我驾驶的牧马人只能以30km/h的时速前进,好在只是穿越了红崖无人区的一小部分,否则以这种速度穿越无人区要到猴年马月啊。在野外穿越时四驱很重要,但这种残疾四驱更害人。

十年磨一剑,中国SUV引领者“长城”终于亮剑——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虽然电动四驱的优势我们都已经心知肚明,但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非一般电动四驱。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作为长城汽车全球首创的智能四驱电混技术,采用前后轴双电机串并联创新架构,长城汽车森林生态中的蜂巢能源、蜂巢易创等多个创新主体参与其中,开发了全新一代的动力系统组件,包括混动专用发动机、Hi4前驱动模块总成、Hi4后驱动模块总成、及低内阻动力电池。

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实现的创新突破是长城汽车森林生态融合创新的结果。长城汽车森林生态实现了资源的高效整合,形成了强大而稳定的内部协同机制,能够使发动机、减速箱、电机、电机控制器等关键组件同时进行敏捷开发迭代,实现多合一的深度集成,让动力与传动系统部件间更匹配、动力损耗更少、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从而解决了混动时代“不可能三角”难题,做到了性能强、效能高、价格低,开启电混新时代。

长城汽车全新Hi4采用前后轴双电机串并联电四驱创新构型,并且能够精准识别实时路况,智能调用前后轴双电机、混动专用发动机,实现纯电两驱模式、纯电四驱、串联模式、1挡直驱、2挡直驱、并联两驱、并联四驱、单轴能量回收、双轴能量回收9种模式的智能切换,保障用户在任何出行场景,均能灵活匹配到最优的工作模式,覆盖全工况。

在市区行驶时以纯电两驱、串联模式、1挡直驱模式智能切换,避开发动机小功率低效率区间;市区急加速/爬坡:纯电四驱、1挡直驱模式智能切换,纯电时双电机高效动态调节。直驱时发动机工作点落在高效区间,传递路径最短、效率最高;高速巡航时以2挡直驱模式,使发动机工作点完全落在高效区间,且传递路径最短、效率最高;高速加速/爬坡时以并联两驱、并联四驱智能切换,保证发动机在高效区工作,剩余功率由电池提供;减速制动时以单轴回收、双轴回收模式智能切换。

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的优势是平地起步动力均能分配到前、后轴,起步加速更快,相比传统双电机,百公里加速时间缩短1.8s;坡道起步:起步更平稳,且在低附着系数的冰雪等路面,行驶车速更高,通过时间更短;直路行驶遇低附路面:智能监控车辆状态,实时精准扭矩控制,在毫秒间完成车辆稳定牵引指令,全面提升湿滑路面的驾驶信心。

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包含两套动力总成,系统功率高达340kW,覆盖A-C级车型,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动力选择。同时其技术模块核心部件均为行业领先:1.5L/1.5T两款混动专用发动机,以当前行业领先的技术配置可实现最高41.5%的工程热效率,油耗能够降低6%—7%;全新Hi4前驱动模块总成,传动效率可高达98%,同时能够实现换挡无顿挫和工作模式智能切换,提升动力性和舒适性。

就在上个月,在博世(呼伦贝尔)汽车测试技术中心的冰面上刚体验了博世的dTCS分布式牵引力控制系统、VDC2.0 Premium至尊版车辆动态控制系统2.0、eDTD分轴扭矩分配系统,而现在看到长城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已经拥有了这些功能,即Hi4系统包含的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以强大的功能带来完美的操控表现。当高速行驶过弯时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智能及时修正车辆行驶状态,以趋于完美的50∶50轴荷分配带来整车更高极限性能,实现平稳、安全高速过弯;行驶通过连续转弯时系统能精准解读驾驶员的转向意图,过弯更平稳,带来更出色的驾驶乐趣;在非铺装路面脱困时前后轴均可驱动,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实现更精准的动态扭矩分配,轻松实现单轮脱困,带来更出色操控性能;通过前后轴双电机动力解耦,扭矩转移,使车辆保持良好的越障能力。

长城汽车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作为全球首创的智能四驱电混技术,通过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能够智能分析驾驶者动力需求、车速、驾驶模式、道路坡道、方向盘转角、电机转速、横摆角速度等驾驶员操作及车辆状态信息,并融合摄像头、雷达等路况信息,智能识别不同的用车场景,进行最优的前后桥扭矩分配。现在看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已经实现了对当前同级产品技术的全面超越,带来更出色和安全的驾驶体验。

最近刚刚体验了某日系纯电SUV,其优势是电动四驱车型的全地形战斗力,但四驱入门车型的价格比两驱入门车型(售价19.98万元)贵了人民币6.9万元,显然对于普通消费者只能望梅止渴了。如今,长城拿出的杀手锏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不仅武艺超群,还有平易近人的售价,实现了人人能买得起的四驱车型。Hi4车型将等价平替两驱车,推动进入全民电四驱时代,真正实现“四驱的体验,两驱的价格、四驱的性能,两驱的能耗”,让用户“买得起,开得爽、用得省、跑得远”,做到“全工况效率最优。

纯粹的价格竞争必然不会长远,新能源汽车行业要突破价格战困境,唯有通过技术创新升维、制造与众不同的产品才能驾驭未来。长城汽车依托科技长城+森林生态提前获得新能源下半场“入场券”。从2022年建体系、强服务,到2023年以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的发布为号角,全面冲刺160万辆年销量目标。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与运动AS,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长城汽车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多达9种工作模式,这样一个融合了低成本、高效率、多模式的新能源四驱技术,理论上看那是相当全面;但有不少网友相信实践出真知,借着刚刚深度体验过首款搭载Hi4的新车哈弗枭龙MAX的热乎劲儿,理论结合实践,拒绝纸上谈兵,咱们深挖一下Hi4的技术潜质。

Hi4电四驱会很贵吗?这技术是怎么来的?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Hi4技术依旧会秉承魏建军的“第一性原理”,成本指导定价、让用户利益最大。

Hi4是结构创新“一加一减”,相较于传统的双电机前驱混动方案,Hi4前桥只保留一个电机,结构是简化的,并没有大幅增加硬件成本,因此Hi4定价不会高不可攀。

按照以往结构,前桥得双电机,一个发电,一个驱动,要配两套电机控制系统,体积大、车头重、成本高。要四驱,那就后桥再来一套电机电控,这样一来,三电机只能做四驱,性能也许更好了,但代价是成本飙升,控制难度加大,导致这类三电机四驱插混车型,普遍都是20万+。

Hi4前桥虽然省了一套电机,然而后桥150千瓦电机成本不低,但得益于长城汽车集团内部的森林体系,共享模块化电驱技术,事实上最到了成本可控,因此做到了双电机四驱跟同级别两驱同价位。

当然,前桥电机发电驱动两用,也带来了控制层的自由度增加,所以能做到9种实用模式无缝切换。

试过哈弗枭龙MAX后,Hi4体验上靠谱吗?

前70kW电机,后150kW电机,配合1.5升高燃效混动专用发动机,WLTC工况综合油耗1.78L/100km,馈电油耗5.5L/100km,但就数据来看,初出茅庐的Hi4在一众插电混动技术当中,已经足够高效,能否经得起实测的考验?我来谈谈试驾枭龙MAX的心得体会和思考吧。

首当不得不说,Hi4天生具备电四驱行驶能力,跟同样是双电机的前驱车型比操控稳定性和复杂路面适应性,算不算降维打击?但Hi4的确做到了7秒级加速,同场竞技的GLC300弹射起步都很难有胜算。

评论区朋友定会自然想到拿枭龙MAX Hi4跟友商宋PLUS DM-i比一下的,反而会直接发现魏建军治下,那个我们熟悉的精准刀法,直接在友商软肋中间亮剑。

同价位比,四驱的Hi4是完全碾压两驱DM-i,再拿20万级的宋Plus四驱旗舰比,Hi4又有3万的价格优势,总而言之Hi4诞生的目的,就是在DM-i和DM-p之间撕开一个口子。

回头再看驾驶感,得益于主力电机放在后桥,平直路面优先后驱,节能同时带来偏后驱的驾驶乐趣,而且遇到复杂路况,前电机瞬间补充驱动力。

与此同时,Hi4系统的节能潜力也超出预期,在徐水试车场内外,我们尽力去试探Hi4在极限工况下的各种行驶状态,整套系统在最大性能输出的状态下,亦能够保持五点几升/100km的油耗水平,测试的工况已经远超大家日常行驶,您也许认为能耗参考意义不大,但管中窥豹,我们已经能看到,Hi4做到了在性能上不妥协,油耗亦能给到惊喜,这在当下插混车注重节能而性能局限性大,形成了巨大的体验代差。

提到体验代差,我想再分享一下在Hi4的9种模式当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细节标定:

如果你开过单电机电车,应该有这样的体会,在滑行能量回收的末段,会因为电机结束能量回收而突然失去阻力,这时候往往车速还有15~20km/h,用户不得不主动深踩刹车来补充制动,平顺性会突然被打破。

Hi4的双轴能量回收,优先使用大功率后桥电机来回收能量,车速稳定降低之后,前桥电机开始共同回收能量,不仅回收效率提高,而且可以提供持续稳定而且平顺的减速感,整个过程过度非常自然,行驶中的高级感不就来了?

长城汽车新能源转型,Hi4有多重要?

我们都知道,长城汽车体系已经有柠檬混动DHT、纵置硬派9HAT技术,Hi4的出现实际上填补了中间依旧存在的技术空白,直插缺乏高性价比路线的电四驱混动的行业软肋,让长城汽车在技术领域的护城河构筑得愈发完整,在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年代,从SUV领导者到新能源SUV专家,构筑技术护城河是唯一途径。

与此同时,在我心目中,Hi4是定位中端的、是价格普惠的电四驱技术,所以它的市场潜力巨大。因为Hi4完全是站在了用户的利益点上。

在安全、操控、通过性、稳定性等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让更多用户无需承受高溢价就可以体验到“全工况全场景”的智能化电四驱,这不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平权吗?

新能源时代需要一个quattro式的新图腾

Hi4的精巧结构,让我联想起了quattro。

奥迪享誉世界的quattro四驱技术,在燃油车时代,“quattro”和小壁虎徽章几乎成了全时四驱代名词,更是各家借鉴追赶的技术标杆。

经历赛事考验的托森差速器可靠性强、结构简单,至今依旧有人无比怀念奥迪Q5的托森quattro四驱,而当下Q5L的quattro到了quattro ultra,电控系统虽然注重节能,但200毫秒的响应速度在今天,真的太慢了。

反观Hi4电四驱,10毫秒响应,是quattro ultra响应速度的20倍,安全优势明显,不需要四驱时后驱行驶更节能,需要四驱的时候又比任何一种机械结构的响应都要迅捷。

长城汽车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在新能源时代,面对一众混动四驱技术,将凭借着高可靠性、灵活多变的模式以及全时四驱的独特魅力,有望成为新能源时代的“quattro”。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相对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转载请注明来自春天网,本文标题:《主打电混四驱!长城Hi4构筑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护城河”》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