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你。 一辆1998款日产风度随着天气变冷,启动困难,有时无法启动。
故障诊断
首先判断故障点是在电路还是在油略。经查高压火正常,但无启动喷油信号,于是考虑发动机ECU是否接收到启动信号。经查发现启动保险丝烧坏,更换保险后启动,喷油信号正常,但启动还是较难,进一步进行故障分析,测得油压为350kPA,正常。同时测得缸压为1000(PA,正常。故障原因可能是点火正时不对。若点火过迟,会导致启动困难或动力不足,于是对点火正时进行校对,发现存在偏差。
拆开正时链机构,发现错一个齿。此时分析启动保险被烧坏是启动时间过长所致。错一个齿是维修过程中的粗心大意引起的,重新校正点火正时,装复试车,冷车启动正常,动力充沛,故障彻底排除。 正时链
一辆日产风度A32,夜间在野外抛锚后无法启动,需急救。
故障诊断
先检查高压火正常,然后发现油路没有燃油压力。拔燃油泵插头进行测试,发现电源线在打开点火开关时有12V电压,而负极线搭铁不良。看来是燃油泵的搭铁线在车体接触下不牢或固定螺母腐蚀生锈等原因造成燃油泵不能正常工作。按常规维修程序,应该对位于左右B柱中部的两根燃油泵搭铁线进行清理和固定,但是当时是在光线不良的野外,车主希望能尽早离开事故地回家,加上救援的维修工具不足,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种简单但工作量大的修理工作。因此,只能采取应急措施,在蓄电池负极上引出一根较长的导线,接到燃油泵的负极线上,这样用一根线顺利地排除了故障。
燃油泵
*注意:汽车返程后应按常规维修程序维修。
一辆1996款日产风度搭载VQ30DE多点电喷发动机,行驶里程12000km。最近经常性发生启动困难症状,启动后各工况工作基本正常。
故障诊断
用汽缸压力表测量缸压,测量结果显示各缸压力均在850kPa左右,符合着火条件(800kPa一1100kPa)。转而用燃油压力表检测燃油压力,以此来判断油路情况,检测显示怠速时燃油压力为继而做压力保持实验,结果符合技术要求,可以基本排除发动机机械和油路故障,因以将检修重点放在电气系统上。
先检查防盗自检灯,在启动后3秒内熄灭,这说明防盗系统工作正常。用发动机诊断仪读取故障码,故障码显示曲轴位置传感器(CPS)故障。拆下曲轴箱飞轮上方的曲轴位置传感器插头,测量电阻值(2号线和3号线之间)为518O(正常值为520±50n)。此传感器为霍尔效应式,用磁铁在传感器感应处来回晃动,脉冲电压为0.6V以上,故传感器应正常。但为确保其工作正常,进行更换试验,结果故障依旧。此时该车故障灯亮,用发动机诊断仪读取故障码,仍显示曲轴位置传感器故障。将检测重点集中在传感器到发动机控制单元之间的信号传输线和控制单元上,对传感器与控制单元之间的两根连接线进行仔细检查,线路正常。更换控制单元,试车后发现故障依然存在。故障点究竟出在何处呢?
考虑到曲轴位置传感器是以飞轮为靶轮,利用其旋转的霍尔效应来获取发动机转速信号,所以在曲轴位置传感器线路上连接示波器来检测发动机转速信号。 曲轴位置传感器
观察波形发现,在一定的周期内正弦波形有缺陷。因为传感器是新件,基本判定问题很可能出在飞轮上。
抬下变速器,仔细检查飞轮,结果在飞轮球齿上发现一个齿的外端有明显裂纹。更换飞轮齿环后,故障彻底排除。
一辆2000款日产风度A33,冷、热车加速均很正常,但热车怠速时发动机容易熄火,着不住车。
故障诊断
根据故障现象,初步确认怠速电机工作不良。检查怠速电机、节气门体和火花塞并清洗,结果故障依旧。利用发动机诊断仪读取故障码。查阅数据流:发动机转速灾750r/min、怠速触点为“ON”、发动机水温为90摄氏度、空气流量为5.21g/s、喷油脉宽为4.9ms和怠速电机为10—15step(步)。从数据流中判定空气流量计信号过大(怠速状态下空气流量计信号应为2.5Q/s一3.5g/s),从而造成混合气过浓,着不住车。
日产风度发动机主要技术参数
发动机类型VQ3DEVQ20DE
发动机形式V型6缸V型6缸
发动机排量(mL)29881995
最大功率(kW/r/min)147/6400140/6400
最大转矩(N.m/r/main)271/3600179/4000
A33采用热膜式空气流量计,该种气流量计容易污染、易损坏,从而导致发动机运转不正常,因此对该车更换了空气流量计并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空气流量计信号为3.0g/s和喷油脉宽为2.5ms,故障现象消失。
毕业论文;课题名称;姓名号所在系;专业年级指导教师称;二O一二年五月十八日;汽车转向系故障的分析与检修;摘要转向系是汽车行驶的指南针,它的好坏关系着;行了诊断分析和检修;关键词轿车,转向器,故障分析,检查维修;引言;汽车发展的趋势是安全、节能、环保;分析;由转向油泵、转向油管、转向油罐以及位于整体式转向;1.汽车动力转向系的工作原理;(1)当汽车直线
毕 业 论 文
课题名称
姓 名 号 所在系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称
二O一二年五月十八日
汽车转向系故障的分析与检修
摘要转向系是汽车行驶的指南针,它的好坏关系着汽车能否安全行驶。本文首先讲述了汽车动力转向系的整体结构;具体介绍了它的功用;分类和工作原理。然后具体对轿车动力转向系统常见的几种故障:一转向沉重,二转向时有噪声,三方向盘自由行程过大,四左右转向时轻重不一,五转向时转向盘强烈抖动,六汽车直线行驶时,转向盘发飘或跑偏。最后讲述了轿车动力转向系中转向盘的自由行程,转向储液罐的液面高度,液压泵的泵送压力,液压系统的密封性,转向柱的检查方法以及通过轿车动力转向系的故障现象进
行了诊断分析和检修。对使用和维护汽车有着很现实。
关键词 轿车, 转向器,故障分析 ,检查维修
引言
汽车发展的趋势是安全、节能、环保。转向系统是关系主动安全的重要系统,其操纵稳定性好坏对汽车性能影响很大。操纵性是汽车准确跟踪驾驶员意图行驶;稳定性是要求危险工况(高速行驶,侧向加速度大,离心力大,超过轮胎侧偏力而发生大的侧滑;小附着系数路面的侧滑;对开路面上轮胎左右侧偏力不相等、侧向风引起的横摆)下汽车仍稳定行驶。为提高操纵稳定性,出现了ESP(电子稳定程序)、主动转向、4WS(4轮转向)等。ESP判断产生不足转向或过度转向时相应在后轮、前轮产生制动力,产生横摆力矩即纠偏力矩。四轮转向的后轮也参与转向。低速时,后轮与前轮反向转向,减小转弯半径,提高机动灵活性。高速时,后轮与前轮同向转向,提高汽车的稳定性。其控制目标是质心侧偏角为零。然而这些汽车转向系统却处于机械传动阶段,由于其转向传动比固定,汽车的转向响应特性随车速而变化。因此驾驶员就必须提前针对汽车转向特性的幅值和相位变化进行一定的操作补偿,从而控制汽车按其意愿行驶。如果能够将驾驶员的转向操作与转向车轮之间通过信号及控制器连接起来,驾驶员的转向操作仅仅是向车辆输入自己的驾驶指令,由控制器根据驾驶员指令、当前车辆状态和路状况确定合理的前轮转角,从而实现转向系统的智能控制,必将对车辆操纵稳定性带来很大的提高,降低驾驶员的操纵负担,改善人一车闭环系统性能。
分析
由转向油泵、转向油管、转向油罐以及位于整体式转向器内部的转向控制阀及转向动力缸等组成。当驾驶员转动转向盘时,转向摇臂摆动,通过转向直拉杆、横拉杆、转向节臂,使转向轮偏转,从而改变汽车的行驶方向。同时,转向器输入轴还带动转向器内部的转向控制阀转动,使转向动力缸产生液压作用力,帮助驾驶员转向操纵。这样,为了克服地面作用于转向轮上的转向阻力矩,驾驶员需要加于转向盘上的转向力矩,比用机械转向系统时所需的转向力矩小得多。
1.汽车动力转向系的工作原理
(1)当汽车直线行驶时:转阀处于中间位置,来自转向油泵的工作液从转向器壳体的进油口流到阀体的中油环槽中。经过其槽底的通孔进入阀体和转阀之间,此时因转阀处于
中间位置,所以进入的油液分别通过阀体和转阀纵槽槽肩形成的两边相等的间隙,再通过转阀的纵槽和阀体的纵槽以及阀体的径向孔流向阀体外圆上、下油环槽,然后通过壳体中的两条油道分别流到动力缸的上、下腔中去,即左转向动力腔l和右转向动力腔r,但上、下腔油压相等且很小。此时齿条-活塞既没有受到转向螺杆所造成的轴向推力,也没有受到上、下腔因压力差造成的轴向推力,所以齿条-活塞处于中间位置,动力转向不工作。流入阀体内腔的油液在通过转阀纵槽流向阀体上、下油环槽的同时,通过转阀槽肩上的径向油孔流到转阀与扭杆轴组件之间的空隙中,经阀体组件和调整螺塞之间的空隙流到回油口,经油管回到油罐中去,形成了常流式油液循环。
(2)当汽车左转弯时:转动转向盘,使短轴逆时针转动,通过其下端轴销子带动转阀同步转动,这个扭矩也通过具有弹性的扭杆轴传给下端轴盖,下端轴盖边缘上的缺口通过固定在阀体上的销子带动阀体转动,阀体通过其下端缺口和销子,把转向力矩传给螺杆。由于转向阻力的存在,要有足够的转向力矩才能使转向螺杆转动。这个扭矩促使扭杆轴发生弹性扭转,造成阀体的转动角度小于转阀的转动角度,两者产生相对角位移。通下动力腔的进油缝隙减小(或封闭),回油缝隙增大油压降低;通上动力腔的进油缝隙增大而回油缝隙减小(或关闭),油压升高,上、下动力腔产生油压差。齿条-活塞便在上、下腔油压差的作用下移动,产生助力作用。此时来自转向油泵的压力油通过槽隙流向动力缸上腔,动力缸下腔的油则通过阀体径向孔、槽隙、转阀径向孔和回油口流向储油罐。
(3)右转弯基本相似。不同的是由于转向方向相反,造成的阀体和转阀的角位移相反,齿条-活塞下腔压力升高而上腔油压降低,产生右转向助力。
(4)当转向盘停在某一位置不再继续转动时:此时阀体随螺杆在液力和扭杆轴弹力的作用下,沿转向盘转动方向旋转一个角度,使之与转阀相对角位移量减小,上、下动力腔油压差减小。但仍有一定的助力作用,此时的助力扭矩与车轮的回正力矩相平衡,使车轮维持在某一转向位置上。
(5)渐进随动原理:在转向过程中,若转向盘转动的速度快,阀体与转阀相对的角位移量也大,上、下动力腔的油压差也相应加大,前轮偏转的速度也加快,如转向盘转动的慢,前轮偏转的也慢;若转向盘转在某一位置上不变,对应着前轮也转在某一位置上不变。此即谓“渐进随动原理”,也就是:“快转快助,大转大助,不转不助”原理。
(6)转向后需回正时,如果驾驶员放松转向盘,转阀回到中间位置,失去了助力作用,此时转向轮在回正力矩的作用下自动回位;若司机同时回转转向盘时,转向助力器助力,帮助车轮回正。
(7)当汽车直线行驶偶遇外界阻力使转向轮发生偏转时:阻力矩通过转向传动机构、转向螺杆、螺杆与阀体的锁定销作用在阀体上,使之与转阀之间产生相对角位移,这样使
动力缸上、下腔油压不等,产生了与转向轮转向相反的助力作用。在此力的作用下,转向轮迅速回正,保证了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
一旦液压助力装置失效,该动力转向器即变成机械转向器。此时转动转向盘,带动短轴转动,短轴下端法兰盘边缘有弧形缺口,转过一定角度后,通过螺杆上端法兰盘的凸块带动螺杆旋转,以保证汽车转向。不过这时转向盘的自由行程加大,转向沉重。 2 轿车动力转向系故障诊断分析
本章讲述了汽车常见的几种故障并对其进行了诊断分析。一转向沉重,二转向时有噪声,三方向盘自由行程过大,四左右转向时轻重不一,五转向时转向盘强烈抖动,六汽车直线行驶时,转向盘发飘或跑偏。
2.1转向沉重
2.1.1 故障现象
可变液压动力转向的汽车,本来转向是很轻便的,突然感到转向沉重或方向盘转不动。
2.1.2故障原因
油箱缺油或油液高度不足。
系统中混入大量空气。
油箱滤网堵塞或管路堵塞。
液压泵磨损,内部泄漏或驱动部分打滑、磨坏。
助力器内溢油阀、安全阀机件磨损,弹簧过软或调整不当。
助力器内滑阀与滑壁间隙过大或关闭不严。
系统各接头、衬垫处密封不良,产生液压油外漏;系统内部密封元件损坏产生内漏。
2.1.3故障诊断与排除
检查液压泵驱动部分的工作情况。检查驱动皮带是否打滑或其他驱动形式的齿轮传动等有无损坏。
检查油箱内的油面高度,看其是否达到规定的高度。如油面过低,应予以加足,使油面达到油尺上的高度标记。检查油箱内的滤清器是否堵塞或损坏,如果堵塞,应进行清洗;如果损坏,应予以更换。
检查系统中是否混有空气。如果发现液压油中有泡沫(或液压油混浊),就可能是油路中有空气(通常通过观察回油管回油时是否夹带有气泡来判定)。空气的进入通常是液压泵的进油管裂损、接头松动以及液压泵轴上的密封环损坏等所致。如出现上述损坏,均应先给予维修,然后再排除系统中的空气。
检查液压泵流量及溢油阀、安全阀的作用是否良好。可用压力表接在管路上检查,如果作用不良,应将阀及弹簧卸下,进行清洗和检查,必要时更换新件。
检查控制阀内的滑阀,看其作用是否良好。如因间隙过大或关闭不严,应更换新的转向螺杆及滑阀。
检查助力活塞上的密封环和阀室体径向环槽的中间密封作用是否良好,必要时应予更换,同时还要检查液压缸表面有无损伤。
检查单向阀的球阀与阀座的接触是否严密。如因脏物垫起而关闭不严,应进行清洗,如因阀本身引起的关闭不严,必须更换新件。
2.2 转向时有噪声
2.2.1故障现象
转向时液压泵处发生响声。
2.2.2 故障原因
液压泵驱动部分发响,如皮带过松、驱动齿轮传动件损坏等。
液压油量不足、系统中混有空气。
油箱滤芯堵塞或损坏。
各管路接头松动或油管破裂、堵塞。
2.2.3故障诊断与排除
先检查油箱内的油面高度,若油面过低应补足液压油。
检查驱动部分的工作情况,检查皮带是否过松、驱动齿轮及其他部件是否损坏,若不正常应按规定要求给予调整、修复。
检查回油管的回油情况,观察液压油中是否夹带有气泡(油液呈混浊状) 之处,如有气泡,应先查出漏气,然后再排除空气。
检查油箱滤芯以及油路各处有无堵塞、损坏,若有均应将其修复。
2.3方向盘自由行程过大
2.3.1故障现象
转动方向盘发现自由行程过大。
2.3.2故障原因
转向纵拉杆两端的球头销与销座的间隙过大。
齿条与齿扇的间隙过大。
转向螺杆和转向螺母与钢球之间的间隙过大。
2.3.3故障诊断与排除
应逐一检查上述间隙是否过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
2.4左右转向时轻重不一
2.4.1故障现象
汽车在行驶中左右转弯时,左右转动方向盘感到轻重不同。
2.4.2故障原因
控制阀中的滑阀偏离中间位置,或虽在中间位置但与阀体台肩的缝隙大小不一致。 滑阀或阀体台肩处有毛刺、碰伤或有脏物阻滞,使液压油循环受阻致使加力不平衡。 动力缸一侧有空气,造成活塞两侧压力差过大,致使左、右向轻重不同。
2.4.3故障诊断与排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