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则看似出乎预料但却在意料之中的信息。
在解析Jeep的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Stellantis集团,该集团由菲亚特克莱斯勒(简称菲克)与PSA集团组成,PSA旗下的品牌是标致、雪铁龙和DS(女神 汽车 );欧洲两大主攻快销车的车企已经在抱团取暖,会有这样的表现还奇怪吗?毕竟中国作为目前全球产销国,用户对车辆的品质要求会越来越高,无法与用户需求共同成长的品牌总是要被淘汰的;克莱斯勒作为曾经美国知名度最高的 汽车 品牌,被菲亚特收购之后也算是“走瞎道”了。
Jeep曾先后与北汽和广汽合资,与北汽分手之后“沉沦”以一段时间,后选择广汽是从2015年开始;合资后的两年内销量达到峰值,分别为17.99、22.23万台,可是从2018年开始就急转直下了,是什么原因让自由光、指南者、自由侠和大指挥官等车成为冷门车了呢?先看自由光吧。
菲克自由光是该合资品牌首款合资车,这台车的问题在于「Tigershark-engine」。
简而言之就是虎鲨系列发动机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此车的发动机存在非常严重的烧机油问题;其2.4L自然吸气机型最高程度达到每1000公里损耗约一升机油,按照国标的机油燃油消耗比计算,以这台车的油耗最高也只是一万公里消耗相当的机油量才对。很显然这台发动机是有设计缺陷的,但个人认为这是欧洲车企的真实水平;参考VW&BBA,这些品牌的车辆至今还有不少车烧机油,性能强一些的选项会更严重,也就是说菲亚特的发动机烧机油不是个例。
然而菲亚特是没有什么品牌影响力的,其先后两次因销量低迷(车辆质量差)而退出中国 汽车 市场,这种操作就让品牌形象变得很差了;而Jeep 汽车 在B端阵营早已被国产SUV/ORV取代,没有了品牌头部效应、单纯在C端打拼是很难成功的,尤其是这些质量问题突出的合资车。
这批问题发动机还用于后期推出的Jeep-指南者,这台车算是该品牌唯一可以真正走量的车了;因为价格偏低一些且尺寸合理,说白了就是比入门级的自由侠大一些,作为紧凑级车更容易被接受。那么作为该品牌的核心车型也有这个问题,品牌形象自然是越来越差;可以说第1-3年售出的吉普车都是“雷”,最终只能轰到自己。
所以之后的销量才会从12.52、7.36万台,一路下滑到去年的4.05万辆,2021年的Jeep能达到什么标准呢?也许全年成绩也很难突破1.5万台了,因为近期的品牌单期销量都只有几百台,按照这个曲线预测年度标准应当在1.4-1.5万台之间。
第二个问题是「DUAL DRYVE」变速箱。
第一阶段的Jeep被菲亚特的发动机轰了一下,之后推出的GSE T-4 1.3T缸内直喷发动机表现不错,目前来看已经没有了烧机油的问题;重点这台1.3T的动力表现还超过了老款2.4L,自然吸气发动机着实是落后了。
可是在换装发动机之后,变速箱又变得很糟心了。
这是自由侠和指南者的CP。其中7DCT-dual dryve是七档干式双离合变速箱,也就是菲亚特技术、依维柯制造,曾经用于菲亚特轿车上的变速箱;菲翔等车是怎么停产的?原因正是发动机变速箱的水平低,但发动机还凑合,变速箱存在离合器严重换挡顿挫与异响,离合器磨损严重且容易高温,高温会达到超过阈值激活保护程序,导致发动机限制动力甚至切断动力而抛锚的情况,这个问题在菲翔上是比较常见的,Jeep当然也不例外。
9AT变速箱来自采埃孚(横置机型),采埃孚是德国知名变速箱制造商,就像是格特拉克,口碑其实真的不好!格特拉克的DCT用于诸多品牌、评价“有口皆碑”,一般车企都会考虑自主研发DCT且水平普遍更高。采埃孚的知名度之所以高主要是宝马、捷豹、路虎、Jeep等品牌的车辆使用,但熟悉这些车的话难道会不知道它有漏机油的通病和换挡顿挫问题吗?
第一代的采埃孚9AT换挡顿挫问题同样突出,虽说AT的优点只是耐用,和平顺本身就没有多大关系;可是很多合资车的用户普遍认为AT更好且吹嘘到神乎其神,于是用户对这种机型的期望值也就会很高。所以Jeep不论是1.3T&7DCT版本的评价,还是1.3T、2.0T与这台9AT的组合,对于两大总成的评价始终都不算好;综合前期发动机造成的影响,Jeep被边缘化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点评:菲克Jeep已经没有什么前景了,目前负债47.53亿已然资不抵债;保留的长沙工厂年产能为16.4万辆,而年度销量很难突破1.5万台,重点是还有合理的库存量。所以长沙工厂产能闲置率也会很高,该功率已经有部分员工“休假”超过半年,菲克Jeep也开始为该工厂裁员。
这些不拿出诚意有没有什么技术的外国 汽车 品牌,不论以合资的方式还是其他方式造车,最终都是要失败的;Jeep也许撑不了多久了,广汽三菱的销量也很低,两田还能撑到什么时候其实也不难预测,这也许就是广汽将重心放在打造自主品牌(传祺/埃安)的原因吧。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凭借Jeep的口碑,菲亚特二次入华时销量还算不错,在2010年,牵手广汽卷土重来后,紧接着就推出了两款国产车型,2014年累计销量达到巅峰的6.8万辆,因此广汽菲克经销商也一路猛涨。 到2016年,广汽菲克经销商已经突破400万家,而当时品牌还表示到2018经销商将达到500万家。但好景并不长,自2014年经历了销量的“高光”时刻后,其销量就开始了断崖式下滑,2018年年中的百家经销商维权事件,彻底将广汽菲克从不愿醒来的“黄粱美梦”中“打醒”。
维权的经销商表示,广汽菲克的销量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通过不断压库而来,2017年的20万销量就是如此。并且,有超过85%的经销商都表示,在2018年都市处于亏损状态。而造车大规模的经销商退网等一些列并发问题发生的原因,有业内人士表示,是由于广汽菲克在体量很小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扩张。毫无疑问,广汽菲克也意识到了这一系列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大刀阔斧的调整。就在宣布广菲克前销售总裁正街离职后的第三天,便宣布了实施一体化运营,对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和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运营机制进行调整,试图缓解和解决固有的销售问题。 不过,在经历了3个月的实践期后,很显然,一体化运营并未取得成效,这也不难看出,广汽菲克的问题远不止是销售问题这一个这么简单。
广汽菲克官网显示,目前,品牌旗下仅有菲翔、致悦两款车型在售。但从销量看来,2018年菲亚特两款车型全年仅售出248辆,其中,菲翔为248辆、致悦仅为0辆。而进入今年,这两款车型,还时常发生连续月份查无销量的情况。显然,该两款车从二次入华以来就不受重视、形同虚设。除了产品线匮乏外,质量问题也让广汽菲克饱受诟病。曾经被炒得火热的菲亚特双离合变速箱质量问题一直为外界所诟病,菲翔和致悦的双离合变速箱容易发生“自动变速箱失效”的故障,导致车辆无法继续行驶。在J.D. Power发布的2019年汽车可靠性排行榜中,菲亚特以每100辆车有249个故障数,远超行业标准,几乎垫底。
而Jeep系列包括指南者、自由光等车型,自2017年以来,就相继大面积出现烧机油事件,被消费者不断投诉。但当时车企却为了问题扩散影响口碑,而选择了一拖再拖,只换不修不召回,直到被央视点名批评,才最终解决。到2018年9月,广汽菲克召回问题车辆14.39万辆。失败是成功之母,指的是从前一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而不是对失败无动于衷。已经有过一次退出中国市场经历的菲亚特,如今从销量骤跌、产品线单一、产品质量堪忧等一些利问题看来,似乎又再次面临危机。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下车市大环境下行,竞争愈发激烈,如若菲亚特不积极寻求道路,继续停留在危险的边缘,那么,结局将很可能是再次退出市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