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伴随着许多车型出现与消失。在这停产的15款车型中,有些品牌推出了继任者,有些品牌用另一种方式让车型延续,而有些车型却没有这么幸运。
1.?阿斯顿马丁?Rapide
阿斯顿马丁让这款四门豪华轿跑车停产是一件非常可惜的决定,该车采用一台12缸5.9升自然吸气发动机。这款车型为阿斯顿马丁唯一的四门轿跑车,停产之后将被DBX这款SUV取代。几年之前,阿斯顿马丁试图用电动版来挽救这台车型,但由于费用不足而最终放弃。
2.?宾利?慕尚
这款车型的停产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因为不仅仅是?慕尚的停产,它所使用的是6.75升推杆式V8发动机。这款发动机诞生于1959年,宾利一直不断改进该发动机并沿用至今。宾利慕尚诞生于2009年,一共制造了7300台。这款车型原计划在今年推出一款纪念版车型,但由于疫情的影响,该计划被搁置。目前,宾利还没有公布该车的继任车型。
3.?宝马?i8
宝马i8是混动超跑的先驱者,它搭载了一台228马力的1.5T三缸发动机和一台131马力的电动机,零百时间为4.4秒。在保证其性能的同时,该车还能保持极低的油耗。据外媒透露,该车的继任车型可能为一款全电动超跑。
4.?别克?Cascade
Cascade为一款前驱硬顶敞篷跑车,在停产之前,分别于欧洲、大洋洲及美国销售。在欧宝沃克斯豪尔联盟被PSA集团收购后,该车将在美国停产最后一代车型。
5.?凯迪拉克?CT6
这款车型亮相于2015年,它配备了包括2.0T,3.0T以及3.5T等多种不同的动力组合。不过凯迪拉克宣布该车并不会推出继任车型,原先生产该车的底特律Hamtramck工厂已经完全转换为凯迪拉克纯电动车的制造基地。
6.?凯迪拉克?凯雷德
凯雷德一直是一款大型SUV常青树,自从亮相于1998年,该车经过了四代的更新。通用在2020年停产第四代车型是为了给第五代车型让路,不过对于日渐严格的排放法规,全新一代凯雷德不会推出搭载V8发动机的车型。
7.?雪佛兰?科鲁兹
确切来说,这款车型还没有完全停产,但在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市场,这辆车以及完全停产。在2016退出了欧洲市场,在2018年推出韩国市场,2019年推出于美国市场,2020年退出中国市场。该车还继续在阿根廷工厂生产,居住在南美洲的人们还能继续买到科鲁兹,不过在不久的将来,该车也将面临停产的问题。
8.?雪佛兰?Impala
雪佛兰Impala为美国本土的专供车型,它诞生于1957年,在停产之前,它一共经历了10此换代。不过雪佛兰为了专攻SUV市场,在今年停止了这款经典车型的延续。
9.?雪佛兰?爱唯欧
这款车型诞生于2002年,尽管此前已经在世界各地逐步停产,但在美国本土,它一直售卖至2020年。
10.?道奇?酷威
许多人认为,这款老旧的车型早已停产,因为道奇早已因为销量问题退出了整个欧洲市场,这款车型在中国还被冠以菲亚特菲跃(海外为Fiat?Freemont)的名号售卖。酷威诞生于2008年,在2011年进行过小改款,并最终在今年停产。
11.?DS?3
这款车型诞生于2010年,很多人都没想到这辆车竟然能持续售卖长达10年之久。而其中的原因为该品牌在全球销量最高的车型,而DS的其他车型都远远落后于同年代其他竞争对手。这款车型在今年迎来了停产,PSA用一款名为DS3?Crossback的小型SUV替换了该车继续售卖。
12.?法拉利?GTC4Lusso
法拉利在2011年为人们带来了V12的FF车型,为法拉利第一款四驱车型。在2016年迎来了换代,并推出了V8涡轮增压的车型。此次停产,无疑是为了经常在舆论中出现的法拉利SUV让位。
13.?奔驰?X级
这款车型的停产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件,这款车基于日产纳瓦拉制造,于2017年亮相。由于该车高昂的定价,许多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奔驰在今年夏天停产了该车,并表示不会有继任车型。
14.?西雅特?欧悦搏
最为一款大众集团的家用MPV,欧悦搏曾经与大众夏朗平行销售。诞生与1995年,在25年间进行过三次两次换代一次该款,并在今年停产。
15.?大众?甲壳虫
甲壳虫是这15款车型中历史最悠久的车型,它在1945年投放于市场。它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可惜的是,这款经典车型将在今年停产。在未来,它将被一台电动SUV车型取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为什么菲亚特在中国走不下去了?
菲亚特在中国的第二回合又败了,虽然没有官宣,但唯一车型?菲翔(包括其两厢版致悦)从去年开始就销声匿迹了,更没有任何推出国六车型的迹象。至于没有官宣的原因,抛开面子原因,广汽FCA下的Jeep还活着,虽然也卖得不好但尚且能撑一阵子。但不管怎么说,菲亚特应该又要告别中国市场了。
菲亚特这个品牌第一次为国人所熟知大概是从126p开始的。这车1972年发布,0.7升两缸引擎(现在你去意大利租Fiat?500的0.9柴油版也是两缸的),改革开放后80年代从波兰以易货的方式进口了一批波兰组装的126p。当年中国人民对家用车的概念几乎没有,不到万元的126p一下子成为了很多万元户和出租司机的首选。
到90年代早期,菲亚特另一款车型Uno乌诺又映入了我国人民的视野,同样是进口两厢小车。被引入的大部分版本是1.3升汽油手动挡,同时还在东南沿海有少量以"特殊方式"进口组装的贴牌货存在。在我小时候,126p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但乌诺我是确确实实坐过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个百叶窗式开启的天窗,感觉肥肠高级。
在那个汽车市场尚不成熟的年代,126p和乌诺这两款车卖的都不错。但同样是因为市场太不成熟,以至于车企随便拿进来一款车就能卖钱。而菲亚特首次出口中国的成功,我觉得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便宜。
下面是1997年1月的汽车报价,乌诺11.48万,什么概念呢,比捷达和富康都便宜,比乌诺更便宜的轿车是夏利......
其实早在1986年,依维柯被南汽技术引进到中国开始组装,也是菲亚特在某种意义上的首次官方进军中国,因为依维柯在当时是菲亚特的全资子公司。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菲亚特集团,下面这张图就是菲亚特集团的全部品牌,依次是菲亚特、蓝旗亚、阿尔法罗密欧、菲亚特商用车、阿巴斯、玛莎拉蒂、法拉利和各种依维柯。
从1996年,南汽正式引进第二代Daily得意开始生产,一度成为国内轻客领域的销量冠军并续命至今。其实普通客货运版2018年已停产,但第二代得意的军版衍生车型2045/2046还在排产,大家可以自行了解。
上图这种带拉花的相对早期的依维柯得意,更早期是是引擎盖上有三色彩条的。这张图是2007年还在上小学的我拍的,那时候的得意还是短途客运的主力。(为什么前挡玻璃都没了还要去拉客)
说回菲亚特的乘用车。正是因为南汽依维柯的成功,在我国乘用车市场高速扩张的世纪之交,菲亚特国产的计划提上了议程。南京菲亚特99年成立,02年首款车型Palio派力奥上市。初期搭载魔改自西雅特的1.5汽油机,八万多起售。这台发动机来自于更早的南汽英格尔,这是南京汽车工业的另一段历史,大家可以自己了解一下。后续追加的这台标称1.3升其实只有1242cc的发动机据说是意大利进口的,于是乎国内的派力奥系列的1.3版本是比1.5版本卖得更贵的......
在2002年,这类"精品"小车市场竞争非常不激烈,所谓"精品"是指比夏利这种车高级,同级别只有当时的四眼Polo和别克赛欧,所以在头两年南京菲亚特还是过得比较滋润。
很快,同平台的三厢版西耶那和旅行版周末风也相继推出。
其实派力奥系列的三款车型是国内为数不多把同款车型掀背、三厢、旅行同时引入国内的(178平台还差一个皮卡就齐活了,而这个派力奥皮卡多年之后在众泰被试制过),尤其是周末风这个小wagon,我还挺喜欢的...
但派力奥系列的来头,是菲亚特1996年在巴西率先推出的178平台的车型,官方曾明确表示这是针对发展中国家而推出的世界车型,主要在南美、非洲、土耳其、印度等国家生产。而派力奥跟上面提到过的乌诺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也就是说,这是一款拿老架构针对第三世界国家打造的新车型。
但在那个国外车型迅速涌入中国市场的十年,南京菲亚特很快就遇到了困境。到06、07年,中国消费者开始不买账了,毕竟卖车也不能天天拿血统来说事。随着雨燕、飞度等有竞争力的新车型相继登场,派力奥这种设计语言非常90年代的车渐渐丧失了竞争力。
意大利佬在中国是有多么想不开呢?他们小看了市场潜力巨大的的中国市场,在最需要新车型救场的时候选择了拿西耶那魔改,于是在2006年,派朗这款车上市了。这车有多失败呢,我一次都没有见过。号称是全新引擎的1.7升自吸只有可怜的95匹马力。在一年之后,南汽菲亚特凉了。
是意方还是中方的问题我们不得而知,但如果菲亚特早两年拿进新车型进来,或许死的不会那么难看。在2007年南汽与菲亚特决裂前夕,坊间有三个传闻。一是菲亚特要跟南汽分手之后与奇瑞二度合资,二是菲亚特想把阿尔法罗密欧品牌引入国内生产,三是菲亚特想引进一款叫D200的新车型。传言已经被事实证明,但这个D200是什么车呢?
就是这货,第一代后期款Doblo多宝,一辆非常纯正的欧洲货Van。这车当年已经在国内车展登场并且在南京菲亚特长期试制了,但南京菲亚特还是在2007年寿终正寝。还好凉了,不然多宝进来也是死...
至于多年之后众泰购买了菲亚特178平台让派力奥和西耶那还魂这件事我就不说了,太狗血了,下面这个是众泰Z200,开始大肆山寨之前的众泰是靠到处买生产线造车的。
在广汽菲亚特的菲翔2012年在国内上市之前,菲亚特又向中国进口了一些车型。分别是08年售价高达14万的1.4升自吸A0级两箱小车Punto朋多、纯正亚平宁血统的A级车Bravo博悦(下图)和Linea领雅、11年引进的大家一定非常熟悉的菲亚特500以及12年进来的道奇酷威换标的菲跃。
其实博悦是那个年代难得的有趣小车,国内20万起售,1.4t/150ps的机器,主力车型是6速手动,原厂8.x秒破百。高中时代我有一次在北京坐uber坐到了一次,司机听说我知道这是什么车后非常激动,在深夜的三环路上开始一顿猛操作试图告诉我这车有多么多么棒。只记得底盘很硬很韧,是想象中欧洲车的feel,但一直没有机会去开。
而菲亚特500就更不用多说了,经典的意大利小车,也是我很喜欢的车型之一。但在国内市场来说,500注定只是是少数人的玩具。其实我最不理解的是Freemont菲跃,一台墨西哥产的菲亚特。
如果你知道道奇JCUV酷威(北美叫Journey)这款车,你一定会非常熟悉,是的,它们是同一款车,但以不同品牌的形象在国内同时销售。众所周知,车企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深耕数年,品牌形象和车型定位是两大关键。菲跃其实是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全球布局的产品之一,因为欧洲人不怎么待见道奇这个品牌,所以这车就以菲亚特的身份试图在欧洲分一杯羹(虽然卖的也不咋地)。下图为国内尾期款道奇酷威。我有幸体验过2.4的酷威,我觉得这是个垃圾,当年第一位"汉兰达最强劲的对手"。
而在澳洲、巴西市场,菲亚特菲跃和道奇酷威是同时销售的,但酷威主要销售3.6?V6版本打高端,而菲跃销售2.0T菲亚特柴油机和一台老旧的2.4四缸自吸,错位销售。然而在中国,这一切都乱套了,两款车定位高度重合,同时提供2.4和3.6的车型,菲亚特的2.0?Multijet?II柴油机没有出现在菲跃身上反而出现在了酷威身上。
菲跃进口中国后不久,广汽菲亚特的菲翔就诞生了,依然是道奇的换标车型,下面这个是菲翔的美洲兄弟道奇Dart。
菲翔在国内也是没有什么竞争力,来自菲亚特的1.4T发动机配干式双离合,可靠性堪忧,发动机变速箱标定的也不怎么样。我没开过菲翔,但是我开过发动机变速箱跟它同源的吉普指南者1.4T,那车的双离合宛如灾难,云一下我觉得菲翔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至此,菲亚特这个品牌在中国的脉络就结束了,而广大汽车爱好者也并不感到惋惜,只有国内的菲亚特用户因为售后和二手残值而发愁。但菲亚特其实不是一个造烂车的品牌。
这是我今年在土耳其自驾时开的菲亚特Egea,1.3T柴油+5速手动,95匹马力200牛米扭矩。定位类似于标志301。2015年底在土耳其发布,是一个没有那么重"第三世界国家味"的针对土耳其和非洲等市场的车型,随后以Tipo的名字返销欧洲市场。这个"Eazy"版的最低配在土耳其的落地价是13.5万里拉,今天汇率约合人民币15.9万。
我租的这台1.3T手动挡属于中间价位的动力总成,往下是1.4升自吸汽油,上面还有1.6T柴油机。得益于深耕欧洲小车市场多年,菲亚特的柴油机是很出色的。这台Egea在怠速及日常驾驶中完全没有印象中廉价柴油车的抖动,柴油机强大的低扭会给长期开汽油车的人感觉这车动力很充沛,但0-100kph需要11.8秒。
当时沿着地中海的山路上,把车推到极限,伴随着涡轮的啸叫,我努力回忆大众捷达的驾驶感受。如果Egea引入国内,那么它们将会是直接竞争对手,但是我完全想不起来。虽然动力弱鸡,但Egea的底盘甚至比国内的主流A级车比如卡罗拉还要棒,你是能感受到人与车那种直接的沟通的,而不是捷达那种缥缈的感觉。
小车、柴油机、手动挡、山路,这才应该是菲亚特的意义所在。在土耳其,得益于市场需求和很早就与tofas合资开拓市场,菲亚特经常占据销量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而面对中国市场,铃木就像菲亚特的难兄难弟。这俩品牌都有自己的好车,但都是小车,正与中国市场的需求背道而驰。我们不应该以此就说中国人不懂车之类的话,毕竟市场才是真正的战场。没有大车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也没有迎合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中国不适合菲亚特。
还有一个很玄学的东西,绝大多数在中国合资之后混得好且活到现在的车企,都是先造B级轿车,而菲亚特压根就没有自己的B级轿车......
本文部分来自Google和汽车之家,如侵?
如有错误,欢迎大家指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