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本被东风视作下一个发展阶段关键的开局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不确定性因素,东风汽车面临巨大的挑战。
文丨杜巧梅?左茂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武汉按下暂停键。也让这座被称为“中国车都”的城市,暂时告别了往日的喧嚣。
2月10日,按照要求,除湖北省外,全国多省市区已经如期开工,特斯拉、小鹏等车企也迎来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
在此之前,一些非工厂制造岗位已经陆续开始了“在家办公”,并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线上线下齐发力,通过各项举措降低疫情带来的经营影响。
但大本营位于湖北的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汽车”)复工时间依然无法确定,这也使东风旗下各品牌在2020年开年之初就处于被动局面。
2月7日,智库君在武汉经济开发区看到,东风大道、神龙大道两旁的整车厂、零部件厂,已经没有昔日的人来人往,空空荡荡的马路上鲜有行人。
沿着东风大道往市内进入龙阳大道,道路的两旁聚集着不同品牌的4S店。在武汉,除了超市、药店,以及一些零零散散迫于生计而开张的小饭馆、小商铺之外,都在相关政策的要求下暂时关闭。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武汉的汽车经销商们。
汽车工业是武汉的支柱型产业,以武汉沌口为中心,沌阳大道两侧为核心,组成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球汽车工厂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而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打造的“中国车都”,是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这里聚集了东风汽车及下属的东风乘用车、东风新能源、东风本田、东风雷诺、东风风神、神龙等整车企业,整车产销规模达200万辆,平均每天就有5千多辆汽车在武汉下线。2018年,武汉市累计生产乘用车整车170万辆,汽车产业总产值达3200亿元。
根据2018年统计数据,以沌口为核心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贡献了武汉市四分之一的GDP,而汽车产业贡献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80%的GDP,也就是说,汽车产业贡献了武汉市GDP的20%以上,成为武汉市GDP占比最大的单一行业。
同时,东风旗下16万员工中超半数在武汉工作,算上上千家相关零部件企业,其背后是数十万就业机会和巨额的财政税收。
而疫情爆发势必会对这些公司的运行及员工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2019年,是东风公司成立50周年。2020年,本被东风视作下一个发展阶段关键的开局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不确定性因素,东风汽车面临巨大的挑战。
风暴中心的东风汽车
作为全国最重要的汽车生产企业之一,东风集团一直占据着武汉市乃至湖北省汽车产业举足轻重的份额。
2003年,东风公司总部迁址武汉,也使武汉成为东风系车企的大本营并驶入汽车产业快车道。
汽车整车厂接踵建成投产,武汉汽车产能翻番。2012年以前,武汉汽车年产能为80万辆;仅2019年上半年,武汉5大乘用车整车企业就累计生产汽车76.23万辆,完成工业总产值940.65亿元。
1月7日,东风汽车在襄阳召开2020年工作会。会上,东风高层强调了2020年是东风汽车至关重要的一年:2020年是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焕新起步之年,是东风汽车服务领先的决胜之年,也是“163倍增计划”实施的关键之年。
其中,“1”代表东风汽车股份将达成轻型商用车行业质量第一;“6”代表将围绕市场战略从6个方向进行突破发展;“3”代表到2023年将达成年销量30万辆的挑战目标。
此外,东风汽车公布了2020年经营和销量目标——“确保‘两个400亿’”,即“确保公司利润总额在400亿元以上,经营现金流不低于400亿元”;销售汽车375万辆。
然而,以东风汽车为核心,搭建起来的武汉汽车行业供应链体系,在新春之际,便迎来了最为黑暗的时刻。
1月23日,自武汉封城开始,湖北省多地采取封闭交通、减少人员流动的办法,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这对劳动密集型的汽车制造业来说,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此外,延期复工也是东风系面临的另一重困难。根据官方表述,湖北省已经宣布各类企业复工时间不早于2月13日24时。
目前,东风汽车旗下多家品牌复工时间还未确定。
首当其冲的是3座工厂全部位于武汉、总产能60万辆的东风本田。2月7日,本田汽车曾表示武汉工厂将按原计划暂停运营至2月13日;但是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的不断攀升,本田汽车再次宣布延期,预计最快要在2月下旬复工。
东风日产产能25万辆的襄阳基地,推迟到了2月14日复工,复工节奏面临着与东风本田相同的问题。此外,神龙与东风雷诺的延期复工,无疑将让原本就飘摇的法系车面临更大的挑战。
当然,东风自主品牌风神面临的情况也不乐观。“东风风神受到的影响还是很大的,首先宏观经济对汽车市场有影响;第二,2、3月工作已经部署好了,现在需要全部打乱,工厂复工按14号计划,但完成度还有风险,员工返汉涉及到多个省市的管理政策,生产涉及到大量供应商及二级供应商,不太可控。第三,湖北是我们的大本营,是销量的最大来源,肯定存在损失。”东风风神有关人士在接受智库君采访时表示。
然而,比延迟复工更大的挑战来自销售端的“灭风行动”。2月9日,有消息显示,东北、华北等地少数汽车制造商将矛头对准东风旗下东风股份公司,借湖北省延迟复工之机抢占东风轻型车客户及市场份额,以此作为2020年销量增量。
“东风的大本营在湖北,目前属于疫情灾区,对车辆的配套、生产、运营等方面造成极大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恢复,这给予我们千载难逢的机会,请各位牢牢把握这次机会,打一场漂亮的‘灭风行动’战役。”某企业在通知中直言。
在多位汽车业内人士看来,商业竞争无可厚非,然而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战“疫”的当下,个别企业的做法有违商业伦理,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2020年春节,注定让我们刻骨铭心,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健康,而且随着延迟开工,也给全国汽车制造业带来严重打击。尤其对事业发展布局于湖北武汉、襄阳、十堰的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来说,身在疫情风暴核心,面临着经营压力最大、要解决问题最多的不利局面。”?2月10日,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开信中表示。
打响“保卫战”
东风汽车面临的困难,也是整个湖北省甚至中国汽车行业普遍面临的困难。“尽管今天大部分地区都开始复工,但对于整车厂来说,全面复工依然存在问题。”2月10日,一位汽车业内人士表示,工厂全面复工依然面临交通受阻、外地员工无法返岗,物资运输受阻、防护物资不足、无法控制疫情传播的风险。因此,企业全面复工还需等待疫情得到全面控制。
而全面抗击疫情,事关各行各业。面对这场疫情的阻击战,各行各业纷纷驰援武汉。对于身处风暴中心的东风汽车而言,抗疫是关乎未来发展的关键一环,甚至是头等大事。为此,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支持抗击疫情的工作,帮助旗下受到影响的员工,并通过扶持手段希望和经销商伙伴们继续一起前进,打响家园保卫战。
据不完全统计,自1月23日至今,东风汽车及旗下多家公司已累计向湖北捐赠款物共计6118万元。此外,东风出行组建了由1000台车(包括网约车700台、出租车300台)组成的社区车队,根据指挥部要求,为定向社区提供免费服务。
疫情的蔓延也给众多经销商网点带来了一定的运营压力。2月7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调研结果显示,经销商普遍认为2月份销量同比下滑50%以上,环比下滑幅度更多。
面对疫情给消费端带来的影响,东风系旗下不少品牌开始推出相应的经销商关怀政策,同时完善线上购车服务政策,以吸引消费者。
其中,总部位于武汉地区的东风标致及东风雪铁龙及时调整目标政策、主动下调销量目标,以帮助经销商度过难关;
东风英菲尼迪调整了销售目标与政策,为经销商提供库存贴息支持,并根据疫情影响程度,推出减免经销商批售金融利息、延缓支付期限等举措,协助经销商给予一线销售顾问补助。
生产重心位于花都和十堰的东风日产是东风系受到疫情的影响相对少于神龙等兄弟公司。今年1月,在春节假期与疫情的双重影响下,月销量为92,158辆,其中第七代天籁销量为8,821辆,同比大涨44%;轩逸系列销量39,926辆,近4万辆的销量已超过去年平均月销量水平;蓝鸟、劲客等产品1月也获同比增长。
为进一步保障疫情期间经销商健康运营,东风日产出台了“减负释压”“政策松绑”“供给保障”“平台赋能”十六字方针,全面支持经销商工作。
东风风神则对2月份商务政策进行最大限度松绑,通过降低奖励所需条件、加大二网租金支持力度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减轻经销商压力。
“目前东风风神经销商库存还好,库存系数不超过1.3。”上述东风风神相关人士表示,未来销量还是要看复工时间。
“对于车企而言,有没有库存不重要,关键是如何快速调整产能,这才是企业硬实力,这时候考验的是企业保障供应链以及物流畅通的能力。”
东风日产有关人士对智库君表示,武汉作为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对物流影响巨大,零部件供应断裂,整个汽车产业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10号复工之后,这个问题可能会更加明显。”上述人士指出,在产业全球化趋势日渐显著的当下,如何更好地优化并规避风险,或许是未来车企在设计供应链时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那么,面临供应链中断风险的东风汽车乃至中国汽车产业应如何完成自救?
“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在秩序恢复后,可以通过加班加点和调整生产节奏可以把损失的产量补回来的。车企生产恢复是最快的,供应商恢复的节奏要慢几拍,因为产业链条太长,每个环节都存在不可控的短板,影响到全线的效率。”?
汽车分析师钟师表示,车企和经销商一方面都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另一方面更要有必胜的信心,尽管中国汽车市场会受到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毕竟市场规模依然很大,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对东风而言,短期来看,尽快战胜疫情,保障湖北地区员工健康安全依然是首要任务。”
2月10日,一位汽车业内专家对智库君表示,“面向长期发展,东风销售目标和计划需要重新制定,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战略规划,包括长周期的、短周期的规划,通过规划调整,改变战略、战术方针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作为国内领先的轻型车整体运营解决方案提供商,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股份)不仅肩负着东风公司自主轻型商用车品牌重任,更对整个市场轻型车兼具使命。
2021年9月22日-27日,以“守东风初心 走领先之路”为主题的百家媒体走进东风汽车股份活动,通过试乘试驾等亲身体验,让更多媒体人看到,东风股份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打造东风轻型车高品质的决心。
本次活动现场试驾环节中,参会者评测体验了“一剑双星”,即东风轻型车全新一代战略轻卡——“东风凯普特星云”和全新一代正向开发的绿色智能城配专家——“东风凯普特e星”。这两款车型是东风轻型车“满载信赖”品牌理念的重要力作,同时标志着智慧物流新时代的开启。
东风凯普特星云由东风、日产研发团队联合打造,定位智慧物流领航者,聚焦冷链、快递、百货、专用车四大应用场景,专为高端客户定制打造,是东风轻型车传统燃油轻卡的扛鼎之作,驾乘、可靠、智慧、高效各方面均成为国内全新标杆,无论是外形还是内在,对年轻一代的客户具备极大的吸引力。
得益于正向设计,在乘用化坐姿、舒适操作以及优异的NVH性能方面比同类车型具有压倒性优势。510kg减重对于车辆操控性、燃油经济性以及行驶安全都有着巨大的提升。不仅如此,整个驾驶室内提供了多达18处的置物空间,十分贴心。车内头部、腿部空间充足,超宽面积,可在中长途运输过程中为用户提供临时休息。座椅调节范围达到200mm,行车视野也被进一步放大,有效规避盲区。
配置层面,东风凯普特星云丰富的L2级自动驾驶,达到主流高端轿车水准,ABS、ESC、LDW、FCW、AEBS大大降低驾驶者长途驾驶疲劳程度。全液晶仪科技感交互界面,创新引入“图形+语音”提醒,中控大屏尺寸达到了10.1英寸,大色块的UI界面一目了然。内置车联网,具备大数据分心、远程锁车、标定下载和车队管理,为智能化物流提供了硬件基础和软件支持。
动力上,拥有雷诺?M9T、日产 ZD30、康明斯ISD4.0发动机等核心动力。
东风凯普特e星表现同样出色。
东风凯普特e星定位绿色智能城配专家,传承东风汽车股份10余年新能源研发技术优势,15年的技术沉淀以及长达26个月的正向研发,凭借设计造型、人性化配置以及在三电安全、智能水平的突破创新,体现出东风轻型车在智慧物流新时代一次巨大的跨越。
据了解,考虑到日常工况等多种因素,东风凯普特e星的电芯经历10项安全测试,确保电芯在撞击甚至穿刺情况保障不发热、不爆炸,保障人车安全。全新的EEA架构和通讯系统助力物流运输的数据安全,达到了端/管/云的全面防护。强化后的零部件、总成、系统均通过虚拟仿真的测试,模拟在多种工况下的高负荷运转,专属专项的严苛测试彻底打消用户顾虑。
在配置层面,同样让人放心。结合新能源车型在电气化方面得天独厚的硬件优势,全套L2级自动驾驶硬件悉数装备,BSD盲区监测、FCW前碰撞预警、LDW车道偏离预警、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CC自适应巡航以及LKA车道保持系统,这些在豪华家用车中才能出现的高科技配置,能够大大提升日常驾驶安全性。
通过移动设备可以完成远程锁车、唤醒、安全网关甚至是监控车辆等功能。AI系统通过OTA远程在线升级,使得整套车机始终保持在最新状态,通过不断的迭代为用户的智能化用车场景保驾护航。
车型兼具无可比拟的经济性,货箱容积大的同时,平台优势赋能使得它轻松减重300kg。EKG指数达到0.27,几近达到了行业峰值0.25。风阻系数和电驱桥效率也都采用不同程度优化升级。在智能化物流运输背景下,强大的装载能力以及轻量化带来的长续航优势进一步被放大。
作为中国轻型车自主品牌翘楚,东风汽车股份从第一代“东风小霸王”、“东风多利卡”轻卡双雄,到第二代B07系列南征北战,直至今日的“一剑双星”,不仅是东风轻型车发展历史上质的飞跃,而且具备了中国轻型车领域领先水准。
未来,东风汽车股份还将拉动整个供应链体系、生产制造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和营销服务体系等全价值链向高端方向和客户体验全面升级,为挑战2025年度销售30万辆目标助力,推动中国轻卡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加速行业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