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车车窗玻璃设计成双层的――防止传热 .
环保汽车使用气体燃料,可减小对大气的污染 .
冬天,为防冻坏水箱,入夜时要排尽水箱中的水――防止热胀冷缩的危害 .
发动机外装有水套,用循环流动的水帮助发动机散热——水的比热容大 .
刚坐进汽车或有汽车从你身旁驶过时,会闻到浓浓的汽油味——扩散现象 .
汽车发动机常用柴油机或汽油机——它们是内燃机——利用内能来做功 .
小汽车的后窗玻璃板中嵌有一道道的电热丝——它可以防止车内形成的雾气附着于玻璃上并凝结 .
不同用途的汽车的车轮还存在大小和个数的差异——这与汽车对路面的压强大小相关;汽车的座椅都设计得既宽且大,这样就减小了对坐车人的压强,使人乘坐舒服;汽车快速行驶时,车的尾部会形成一个低气压区,这是我们常常能在运动的汽车尾部看到卷扬的尘土形成原因.
新能源汽车,不妨看看这两款车
1)在购车时在要求驾乘舒适性的同时也要注意考察车内的空气环境质量。驾驶新车的前几个月应注意开窗通风换气,切勿在驾驶时紧闭车窗,增加车内空气流通,加速有害气体挥发,并尽可能少使用空调。
2)发现车内被污染后切勿采用化学制剂消毒、喷洒香水遮盖等不可取的做法,香水只能遮盖刺鼻气息,而无法改变有毒气体浓度,更无法消除有害影响。
3)慎重选择汽车内饰,经检测发现某些汽配城摊位销售的方向盘套等内饰化学毒物严重超标。另外新购买的车内座套等纺织品使用前要先用清水洗涤。
4)如果车内异味过大或驾车后明显感到身体不适,就应考虑到有国家认证资质的部门对车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同时孕妇和过敏体质者尽量不要乘坐异味过重的新车。
二、车内颗粒物的来源主要有哪些?
1)汽车发动机产生的颗粒物直接进入车厢内。
2)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经过车厢密封不严密处进入车厢内。
3)外界道路环境中的颗粒物经空调系统进入车内。
4)汽车内饰和组件释放的甲醛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反映可能产生的二次颗粒物。
5)人体活动产生的污染物。
三、不同情况下车内颗粒物的主要贡献来源是什么?
相关研究表明,在车内没有明显污染源的情况下,道路环境中的颗粒物是车内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汽车行驶过程中,前面车辆排放的尾气对后车的车内空气质量影响最大。
总体来说,交通道路环境中的颗粒物经过车辆的通风系统进入到车内是车辆内高浓度颗粒物的主要来源。除了通过车辆的机械通风颗粒物进入到车内外,在车内处于内循环通风模式时,通过车体缝隙的渗透作用进入到车内成为主要的来源。
四、车内的哪些人为活动会带来颗粒污染物?
进入车厢内部的乘客和驾驶人员的呼吸行为以及人体的新陈代谢等生理活动也会不断地散发颗粒污染物。
如果使用车内空调,车厢内部相对大气环境和室内环境来说处于一种低湿度的空气环境,人体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产生大量的汗液蒸发,造成皮肤表面干燥,同时会导致皮屑以及其它皮肤附着物散发到空气中形成悬浮颗粒物。
尤其是携带病菌的乘客或者驾驶人员由于打喷嚏等生理反应会产生数以万计的病毒或者细菌,病毒与细菌本身特别容易附着在颗粒物表面,并且在密闭空间中的车内人员中广泛的传播,这将会对车厢内的空气质量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另外车内人员本身穿着的衣物以及携带物品等表面也会带有大量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通过摩擦以及气流等原因脱离物体表面进入到车厢空气中。
同时车厢内部的座椅材料、地毯材料以及用于车辆座舱环境消毒的清洁剂以及其他喷雾都会成为车厢内颗粒污染物的来源。
五、机动车在使用过程中排放的颗粒物有哪些种类?
机动车作为道路交通的主体,常以汽油机或者柴油机作为动力装置,依靠燃烧汽油或者柴油产生动力,这就导致了机动车在使用过程中颗粒物排放,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于燃料燃烧产生的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排放;另一类是由于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非燃料燃烧产生的颗粒物。
六、不同道路环境下的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是什么?
有研究表明,通过各采样点例如城市中心主干道、城市中心支路(校园道路)、偏离城区主干道、车舱内颗粒物的计数浓度和质量浓度,可知不同道路环境下的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城市主千道>校园内道路>偏离市中心的城市主干道>车舱内;颗粒物主要分布在0.2-0.5μm。
通风模式对车内细颗粒物的浓度特征起决定性作用。当车辆处于外循环通风模式下,车舱内外颗粒物I/O为0.6左右,处于内循环通风模式下,I/O 为0.3左右。通过利用人体释放的CO2作为示踪气体计算车内换气次数,得到车辆处于外循环通风时,车内换气次数是车内处于内循环通风模式时换气次数的5-15倍。
七、如何控制车内空气污染?
(1)污染源控制
毫无疑问,消除或减少车内污染源是改善车内空气质量,提高舒适性的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目前,装饰材料是造成车内空气污染的最主要根源,因此,从理论上讲,用无污染或低污染材料替代有害气体释放率高的材料,以此来避免或减少车内空气污染物产生的设计、制造和维护方案是最理想的车内空气污染控制方法。例如,用水基涂料替代油基涂料,可以避免或减少VOCs进人车内。
(2)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是指用车外新鲜空气来稀释车内空气污染物,以降低空气污染物浓度。这是改善车内空气质量最快捷的方法。车内通风换气主要通过开窗和启动空调外循环来实现,当空调外循环系统启动时,空气从车外吸入,经过加热或制冷后从车内的出风口吹出。
(3)车内空气净化
对于空调系统内部污染,也有一些专门的方法,如市场上有多种用于清理空调风道的清洗剂。清洗时,可先取下灰尘滤清器,启动车辆,打开空调,并把空调置于外循环位置,将清洗剂喷到进风口处,空调的外循环风会把清洗剂送入风道,并附着在风道、蒸发器和暖风水箱的表面,从而起到除菌和去除异味的作用。
八、消除车内污染的技术有哪些?
目前,消除车内污染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光触媒
光触媒又叫光催化剂,其原理是以锐钛矿纳米二氧化钛为主的半导体光催化剂,产生正、负电子,其中正电子与空气中的水分子结合产生具有氧化分解能力的氢氧自由基,而负电子则与空气中的氧结合成活性氧,二者均具有强大的杀毒杀菌能力,对汽车车厢内常见的甲醛、苯等有机化合物具有分解作用,同时还可以清除车厢内的浮游细菌。光触媒消毒一次维持的时间长、效果好,可达1到2年,但成本较高。
(2)活性炭
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可以有选择地吸附空气中的各种物质,以达到消毒除臭等目的。活性炭是一种很细小的炭粒,有很大的表面积,而且炭粒中还有更细小的孔一毛细管。这种毛细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由于炭粒的表面积很大,所以能与气体(杂质)充分接触,当这些气体(杂质)碰到毛细管就被吸附,起净化作用。
汽车氧吧则集太阳能光聚变技术、五层净化系统于一体,能催化分解90%以上的异味和有害气体,杀灭97. 3%有害病菌,分解95%的甲醛。
正常大气中的分子部分是互相分离的,每个分子从整体上来看是电中性的,当外界某种因素作用于气体分子,则外层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从轨道中出,此时气体分子呈正电性,变为正离子,跃出的自由电子,自由程极短(108cm),它很快就附着在某些气体分子或原子上(特别容易附着在氧或水分子上),成为空气负离子。该方法优点是使用简单,缺点是空气净化过程缓慢且不彻底。
(4)汽车天窗
汽车天窗置于车顶,能增加新鲜空气的流入量,使进入车内的空气更加清洁柔和,也更少灰尘。
汽车内环境特点:
1、光触媒消毒有什么优点?
光触媒消毒的优点有:无毒性,能有效的净化空气、杀菌、除臭,使用方便、作用时间长。喷涂后二十分钟即产生作用,在光照下发生的光催化反应中,二氧化钛本身并不消耗,只要有光照反应就不会停止。虽然理论上是反应不会中止,但在实际使用中可使用五年以上。
2、光触媒净化材料的特点有哪些?
1)杀菌、防霉。光触媒表面的氢氧自由基能破坏细胞膜使细胞质流失,从而造成细菌死亡和抑制病毒的活性,故能杀灭各种细菌、病毒,有效分解霉菌。
2)除臭。通过氢氧自由基分解空气中的有机气体,可除去空气中的臭味。
3)净化空气。对空气中的甲醛、苯、氨及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有强大的氧化分解作用,使之变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另外,光触媒还能释放负氧离子。
4)亲水防污。由于光触媒涂层的高亲水性,可形成防雾涂层,同时由于其强大的氧化作用,可氧化掉表面的油污,保持自身清洁。
5)防紫外线。二氧化钛光触媒具有吸收紫外线的特性,可使被涂面免遭紫外线的老化作用,大大延长被涂面的使用寿命。
3、如何评价活性炭吸附能力?
活性炭的吸附量,是衡量活性炭吸附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单位活性炭所吸附的吸附质的量,工业上也称为活性炭的活性。活性炭的吸附量(活性)有两种表示方法:
(1)静活性,即通常所指的吸附剂达到平衡的吸附量。
(2)动活性,是指流体混合物通过活性炭床层,其中吸附质被吸附,经一些时间的运作,活性炭床层流出的流体中开始出现含有一定的吸附质,说明活性炭床层失去吸附能力,此时活性炭上已吸附的吸附质的量,就称为活性炭的活性。是设计大量的、经常的、重要的吸附系统所需的数据。
4、车内消毒经常采用的方法有几种?
①化学消毒法
主要指运用一些消毒剂对汽车进行喷洒和擦拭来除去病菌。但这些消毒液会对汽车的金属部件有一定的腐蚀性,而且对空中飘浮的飞沫、细菌并没有多大作用。
②臭氧消毒法
能彻底消除车内的细菌,消毒时间短,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缺点是无法消灭空调蒸发器内的细菌,消毒后车内会残留异味,效果持续时间短,需要定期消毒。
③蒸汽消毒法
利用汽车空调的制热功能冲洗空调蒸发器,同时用空调热风烘干达到除味、杀菌的目的。但霉菌有着顽强的耐高温生存能力,除霉效果一般。
5、提出几点健康驾车的建议。
1)购买汽车自己进行汽车的装饰时,注意选择低挥发性有机物的装饰材料和附属设施。
2)定期对汽车进行维护保养,注意空调通风系统的维护和清洁,对一些易产生污染物的空调系统部件进行定期清污处理,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
3)在车身冷的时候加满油箱,以减少挥发,切勿超量加油,拧紧油箱盖,避免油的泄漏。
4)妇女、儿童、体弱者和有过敏性质的四类人尤其要注意避免车内污染的危害,尽量避免长时间驾驶或乘坐新车。
5)不在车内吸烟。
6)堵车时,或者尾随排放超标的汽车时,应把空调调到车内循环模式,关闭车窗。
7)减少空调的使用,尽量使用车内外空气交流模式,避免长时间使用车内自循环模式。
新能源汽车不妨看看这两款车
第一款,上汽通用五菱-五菱星辰
2022款2.0LDHT电速款
指导价:10.98万
级别:紧凑型SUV
这是一款油电混合动力车型,外观造型与燃油版五菱星辰没有差异,看着没有生疏感。
车头前脸配有四边形进气格栅,上面用多个黑色斜条装饰,比较有创意。车头的灯光配置较为丰富,有LED远近光大灯、日间行车灯、自动大灯、转向辅助灯、前雾灯、大灯延时关闭等等。
车身侧面没有使用犀利的筋线勾勒,平直圆滑的腰线,有一种简约的美感。
18英寸双色轮毂,尺寸大小适中,如果能配备19英寸轮毂,看着会更帅气。车尾两侧配有修长的三角形尾灯,中间用黑色饰条装饰,如果换成发光灯带,科技感和辨识度会有所提升。
进入到前排,中控台采用上下错位式设计,看着有层次感。中控屏尺寸是10.25英寸,用手指触控或滑动菜单,车机系统运行速度快,上手简单易懂。
该车智能互联配置种类不多,但都挺实用,有GPS导航、导航路况信息显示、蓝牙车载电话、车联网、OTA升级、语音识别控制系统、主驾驶语音分区域唤醒识别功能等等。
它的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是:4594*1820*1740毫米,轴距2750毫米。
身高1.75米的乘客坐进前排,调整好合适的坐姿,头部空间一拳。坐进后排,头部空间四指,腿部空间两拳。后排地板中间较为平整,椅背能调节角度,乘坐舒适性不错。
打开后备厢,将后排座椅放倒,车厢底部较为平整,车厢最大进深1840毫米,内部高度760毫米,最大宽度1260毫米,最小宽度1030毫米。车厢内部尺寸,在紧凑型SUV里面占有优势,身高1.75米的乘客躺进车厢里,头顶和脚底都有宽裕的空间。
动力方面,搭载了由2.0L发动机和前置电动机组成的混动系统,发动机最大输出136马力,峰值扭矩175牛·米。电动机最大输出177马力,峰值扭矩320牛·米,传动系统匹配了1挡DHT变速箱。
日常驾驶,起步轻快平顺,方向盘手感轻盈,指向不算精准,低速缓行依靠电动机驱动,深踩油门发动机与电动机一起驱动,动力调校不激进不突兀,驾驶感舒服,满载的状态下,动力储备也充足。该车自重1.615吨,实测百公里综合路况油耗是5.5升,油耗经济。
安全/辅助操控配置:6个安全气囊、胎压显示、后驻车雷达、360度全景影像、定速巡航、自动驻车、上坡辅助等等。常用/实用配置:单天窗、手机蓝牙钥匙、前排无钥匙进入、远程启动、6个扬声器、全车车窗一键升降、外后视镜加热、主副驾驶位化妆镜、手动空调、后排出风口等等。
小结:这款车的卖点是油耗低、不需要插电。发动机不参与驱动时,可以为电池充电,对于充电不方便和经常跑长途的车友来说,这款车是比较适合的。
第二款,比亚迪-比亚迪e2
2021款舒适型
指导价:10.58万
级别:紧凑型车
比亚迪e2是一款纯电动两厢轿车,外观整体设计动感时尚,前脸配有六边形进气格栅,上面布满了蜂窝网格饰件,从外观看不出这是一辆电动车。
车头的灯光配置有卤素远近光大灯、自动大灯、大灯延时关闭等等。车身侧面使用犀利的筋线勾勒,B柱和C柱采用黑色涂装,后期贴上深色玻璃膜,能呈现出悬浮式车顶的效果。16英寸轮毂,与车身对比大小刚好合适,宽条幅轮毂外罩,可以降低风阻系数,提高续航里程。
车尾配有贯穿式尾灯,尾灯部位偏高,夜间行车有较高的辨识度。
进入到前排,中控台造型平整,没有使用过多的线条装饰,视觉效果比较敞亮。中控屏尺寸是10.1英寸,屏幕画质清晰,分辨率较高,触控菜单车机系统运行流畅,没有卡顿现象。
该车智能互联配置不算齐全,但也够用,有GPS导航、导航路况信息显示、蓝牙车载电话、车联网、OTA升级、主驾驶语音分区域唤醒识别功能、Wi-Fi热点等等。
它的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是:4240*1760*1530毫米,轴距2610毫米。身高1.75米的乘客坐进前排,调整好合适的坐姿,头部空间一拳。
坐进后排,头部空间一拳,腿部空间两拳。后排地板中间稍有凸起,对双脚舒适性影响不大,后排靠背角度合适,长时间乘坐不会觉得十分劳累。
打开后备厢,行李舱能装下20英寸、24英寸、28英寸三个不同型号的行李箱。将后排座椅放倒,车厢底部有斜坡,车厢最大进深1530毫米,内部高度830毫米,最大宽度1060毫米,最小宽度665毫米。
动力方面,搭载了一台前置电动机,最大输出95马力,峰值扭矩180牛·米,电池容量43.2千瓦时,纯电续航里程401公里。快充需要0.5小时(充电量80%),慢充需要13.09小时(充电量100%),传动系统匹配了1挡固定齿轮比变速箱。这款车马力不大,但纯电驱动,起步轻快顺畅,方向盘手感细腻轻盈,在车流之间穿梭有很好的驾控性。
这款车电池体积大,被安置在车身底部,使得车身重心低,过弯时车身倾斜角度小,行车稳定性不错。市区上班代步,时速80公里之内动力充沛,跑高速,时速超过100公里,动力储备略显不足。该车自重1.365吨,实测百公里综合路况电耗是13.6千瓦时,电耗较为经济。
安全/辅助操控配置:两个安全气囊、胎压报警、后驻车雷达、倒车影像、定速巡航、自动驻车、上坡辅助、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等等。常用/实用配置:手机蓝牙钥匙、NFC/RFID钥匙、主驾驶无钥匙进入、远程启动、两个扬声器、外后视镜加热、副驾驶位化妆镜、手动空调、车内花粉过滤/PM2.5过滤装置等等。
小结:这款车的卖点是车身小巧灵活、电耗经济。
总结:
上述两款车均是国产自主品牌车型,能耗不高,三大件稳定性不错,皮实耐用,定期保养故障率较低。
选车方面:
除了上班代步,业余时间做生意,可以考虑五菱星辰混动版,车厢空间大,装载能力强。
仅上班代步,可以考虑比亚迪e2,这款车动力、配置、空间都够用,车身尺寸小,驾驶起来灵活,停车也容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