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3月份的降价潮会带动汽车市场消费,但从头部新势力品牌公布的销量成绩来看,降价并没有带来销量上的增长,反倒是部分坚持不降价的新势力品牌在销量上不降反升,就比如理想汽车和蔚来汽车。
与此同时,在3月份头部新势力品牌的竞争中,两极分化现象也愈发严重。先是早些年的“蔚小理”,再是去年的“新势力五虎”,进入到2023年,也已然演变成了理想、蔚来、哪吒的三足鼎立,新势力品牌的未来也充满变数。
理想、蔚来、哪吒三足鼎立
根据头部新势力品牌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最畅销的新势力依旧是理想汽车,共交付了20823辆,同比大增88.7%,再一次实现了月销2万辆以上的成就。至此,今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车累计销量也来到了52584辆,同比增长65.8%,是新势力品牌中当之无愧的销量冠军。
目前,理想汽车共有三款在售车型,分别是L7、L8与L9。其中,理想L8和L9都还处于交付爬坡期,而L7 Pro和Max在3月初开启首批交付,两款车型的加入,也让理想汽车在3月重新回到月销2万辆以上的水平。未来,理想汽车仍有着很大的销量增长空间。
蔚来汽车在销量上虽然不及理想汽车亮眼,但在3月份也交付了10378辆新车,同比增长3.9%,稳住了月销万辆以上的成绩。1-3月份,蔚来汽车累计销量也超过了3万辆,同比增长20.5%。
最后就是哪吒汽车,作为去年新势力品牌的年度销量冠军,哪吒汽车今年的表现则黯淡了不少。在3月份,哪吒汽车销量为10073辆,与蔚来汽车的差距并不大,但同比下滑了16%,正在逐渐脱离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今年1-3月份,哪吒汽车累计交付新车26176辆,同比下降13.2%。
从新势力第一梯队表现来看,除了理想汽车销量依旧亮眼外,蔚来和哪吒都是踉踉跄跄勉强守住了月销1万辆大关。值得一提的是,理想和蔚来是为数不多没有参与价格战的新势力品牌,不降价还有如此表现进一步证明了销量背后的含金量。
降价也救不了小鹏
作为与理想、蔚来齐名的小鹏汽车,进入到2023年以后,也是参与价格战的积极分子,意图通过降价来挽回糟糕的销量。但从结果上来看,降价后的小鹏汽车并没有为销量带来太大推动作用,反倒让销量进一步下滑。
根据小鹏汽车官方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在3月份,小鹏汽车仅交付新车7002辆,同比暴跌54.6%,但这也已经是小鹏汽车在2023年的最好成绩。在小鹏汽车的销量构成中,最畅销的依旧是小鹏P7,3月销量达到了3030辆,占小鹏汽车总销量的43%。
面对销量的同比暴跌,小鹏仍乐观表示,目前改款的小鹏P7i车型订单充足,小鹏正积极爬升产能来消化订单需求。至于小鹏P7i的订单究竟是多少,小鹏也并未透露。但小鹏P7i在定价上就争议不断,起步价比竞争对手特斯拉Model 3和比亚迪海豹都要高,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严重内卷的当下,小鹏P7i又能爆发出多大的能量呢?
除了小鹏汽车外,去年表现亮眼的零跑汽车在今年也和小鹏汽车一样,销量受到了大幅下滑。3月份,零跑汽车销量仅为6172辆,同比下滑38.6%。要知道的是,零跑汽车经过大幅度的降价,已经将零跑C01的起步价下探到了15万元以内,而零跑C01可是一辆C级轿车,这一价格连燃油车都无法达到,可即便零跑汽车给出了丰厚的降价,但销量依旧持续下滑。
极氪算是第二梯队新势力品牌中表现相对出色的一个,3月销量达到了6663辆,同比大增271%,但仍未突破月销1万辆以上大关。不过,即将推出的极氪X,将是极氪品牌最便宜的量产车型,待极氪X上市后,极氪销量或将迎来爆发。
为何降价也救不了销量?
从头部新势力品牌在3月份的销量可以发现,降价得最厉害的新势力车企,在销量上反倒严重下滑,而坚持不降价的理想汽车,却能实现在销量上的持续增长。一般来说,当销量表现不佳时,降价往往是能促进销量增长最直接的手段。可小鹏和零跑汽车都已经给出了很大的降价幅度,为何仍卖不动呢?
其实,小鹏和零跑汽车的遭遇也是国内汽车市场在3月份的一个缩影。降价虽然能对销量增长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只是针对正常环境下。而在3月份,各大汽车品牌都在大搞降价促销,导致整个汽车市场都进入了降价潮。刚开始降价时,可能会有很多消费者看到降价会立马购车,但当价格战愈发激烈时,就会导致更多的人持币观望,毕竟谁也说不准未来会不会进一步降价。
价格战带来的不仅仅是现有价格体系的崩塌,更会极大地影响二手车市场生态环境,以及汽车品牌的影响力。一旦价格下探,未来想要恢复到原价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在此背景下,反倒是坚持不降价的理想和蔚来成为了价格战中最大的受益者。
写在最后:
从头部新势力品牌在3月份的销量表现来看,最具潜力的还是理想汽车和极氪汽车,蔚来和哪吒能稳住销量就已经实属不易。而小鹏和零跑因为参与价格战,不仅没能实现以价换量,反倒是让销量下滑愈发严重。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轱辘,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最近有两件事让准备买车的人有些头疼:油价飙升和电车普涨。
这样的大环境形势也反向带火了新能源二手车。今年年初,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就喜迎开门红,售价上涨,以往积压库存三四个月的二手车,如今1个月左右就能被买家相中。
与此同时,嗅觉敏锐的新能源车企也在二手车市场疯狂圈地。
今年1月,蔚来二手车全球首家体验店在杭州汽车城开业。仅一个多月后,蔚来的第二家二手车体验店正式开进了广州番禺区。
位于广州的蔚来二手车体验店与其他新势力只是推出线上官方二手车业务不同,蔚来则是将“壕”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实体店为二手车业务引流。
广州的这家二手车体验店就坐落在5A级景区——长隆度假区附近的商圈,几十米之外就是最近新开的蔚来中心。
整个二手车体验店占地面积不算大,仅有一台ES6新车作为展车。据销售表示,该店目前仅有2台二手车供消费者体验,所谓的体验店主要充当业务展示、客户沟通作用。
蔚来ES6新车展示消费者想要了解蔚来全部二手车的详情,还必须登录官方APP。在该APP相关详情页,每台二手车的入手价格、车辆配置、提车地点、出厂时间、首次上牌时间、表显里程、车辆历史维修记录等信息都有所显示。
蔚来APP二手车显示页面但从APP来看,售出的二手车并不算多,大约为170台左右。而在蔚来APP中目前全国在售仅有14台二手车,包括12台EC6和2台ES6,绝大多数为BaSS方案;作为参考,截至2022年3月1日,蔚来汽车保有量约为18.3万辆。
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规模与日俱增,其他车企的业务触角也早已伸向二手车。
特斯拉、小鹏等几大新势力在近一两年已陆续推出了官方线上二手车业务;吉利、上汽、广汽埃安等传统车企也发布了“保值回购”政策,力求提高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信心。
广汽埃安Aion Care+保值回收政策虽然二手车的买卖有车企兜底,但目前还有不少问题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首先是质量问题。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特斯拉天津车主维权案”就用755天告诉我们一个“官方二手车不一定靠谱”的故事。
2019年,某天津消费者通过官网购得一台被官方承诺“车况良好、非事故车”的二手Model S,在几个月后却被发现实则为一台C柱被切割过的事故车。
后续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特斯拉被韩潮告上法庭,二审维持原判,即向车主“退一赔三”,共计赔偿151.88万元。
再者,还有首任权益权的保留问题。
比如,前面提到的蔚来二手车主仅享有首任车主的部分权益:BaaS方案免费换电的次数由首任车主的6次降低至2-3次;取消免费终身质保等等;
此外小鹏、岚图、理想等新势力的第二任车主也不享受终身质保权益……
蔚来二手车主权益无论是质量漏洞,还是首任车主权益被削弱,这些问题都在消费者普遍对三电安全、新能源质量抱有担忧的前提下,增加他们购买二手车的顾虑。
让官方卖二手车变成带刺的玫瑰。
本来属于买卖双方、车企共赢的局面,但因为信息不对称、商家唯利是图、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一系列问题存在,就像一根根刺,刺向买家。
当然这只是个例。新能源二手车市场依然需要官方出手,通过更完善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通收与卖的通道,从而提升品牌价值和保值率。
毕竟盘活整个新能源二手车市场,不仅仅是车贩子的任务,还是车企应该做的事情。当新能源车流通更顺畅、产品更保值,消费者选择新车时顾虑减少,销量也更可观。
放眼整个二手车市场,不难发现大家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虽然近期芯片、电池等原材料上涨以及补贴退坡,让新能源新车和二手车的价格水涨船高,但依然不能忽视新能源车贬值快的深层问题。
“半年转手亏10万”、”二手车商亏钱卖车“等新闻比比皆是,保值率低一直都是新能源车的痛。
央视财经采访画面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月最新数据显示,三年车龄的二手车保值率水平为51%,插混车三年车龄的二手车保值率平均为61.3%,远低于燃油车的水平。
从主流的细分车型来看,只有特斯拉、蔚来、比亚迪、欧拉等热销车型,以及保时捷Panamera、路虎揽运、宝马5系等贵价插电混动车型,能保持90%-60%的三年车龄保值率。
那些销量不佳、热度低的新能源车就算“骨折价”转让,几乎无人问津。比如在某大型二手车平台上,这台天际ME7上牌不到两年,表显里程0.8万公里。新车含税价为39.82万元,二手价仅为15.98万元。
某二手车平台天际ME7产品页位于广州市郊区的二手车商陈先生坦言,虽然现在的新能源很火,但二手车贬值太多,他也不敢大量收车,只能收一些20万以下或者知名度高的新能源二手车,不然亏本风险太高,难以承受。
来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表明,2021年新能源二手车3万-12万价格区间占比高达82.01%,其中接近7成是8万元以下。显然,中低端车才是新能源二手车的主角。
这也不难理解,毕竟购买二手车的车主基本都是价格敏感型的消费者。预算高一些的消费者必然会把目光瞄向新车市场。
如今的新能源新车市场从几万元的微型车,到几十万的高端车型应有尽有,电池、智能技术也日新月异,谁还会选择一台续航能力每况愈下的二手车?答案一目了然。
中低端车集中度高、购买欲望不强、市场需求量不大让新能源车的二手车市场彷佛处于未曾破晓的前夜。即便新车涨价带来了二手车热潮,恐怕也只是短暂性的周期现象。
人人都说”新能源车是未来“,为什么却只拥有如此之低的保值率?原因有三。
一是新能源车的产品特性复杂,属于最根本的原因。
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电池,它占据整车成本30—40%,但能量密度、电池寿命又会逐年衰减,更换电池的费用相对比较昂贵。
如果新车的话,几乎各个品牌每升级一款,续航里程都会大幅度提高。甚至现在1000公里续航都不再是梦,更让电池折寿的二手车显得拉跨。
赛力斯SF5另外,新车越卖越便宜,技术越来越先进,也显得旧款车型更加不值钱。
去年上市的大改款理想ONE 2021版本就是绝佳案例之一,其相比2020款不仅了升级了辅助驾驶、新增了电动按摩座椅,还提升了续航里程,但新旧两款车型仅相差1万元。这意味着旧车主的理想ONE间接贬值。
2021款理想ONE二是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
作为配套设施的充电桩,也是影响新能源二手车流通的原因之一。目前充电桩绝大部分都布局在一二线城市,对于生活在三四线城市和长途需求的群体来说,新能源显然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二手车的新能源车亦然。
所以,新能源二手车多数仅限于发达城市之间的流通,流通性显然比燃油车低。
三是市场行为与政策因素。
对于因应燃油车建立的车况检测、旧车估值、维修整备标准,二手车商和第三方机构可以说是轻车熟路。</span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