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长护险需要的条件如下:
1、申请长期护理险必须要求申请人年满60周岁以上;然后需要参加当地居民或职工医保,并且按照规定进行缴费且享受医保待遇的;
2、经医疗机构或康复机构规范诊疗,失能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经申请通过评估认定的失能参保人员可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长期护理险申请流程如下:
1、申请,比如可以拨打当地社保服务中心热线申请,或拨打承保保险公司客服热线申请;
2、参保人本人或者其亲属、指定代理人,携带好参保人的长期护理保险凭证、申请表、疾病诊断证明、检查检验报告以及其他所需资料,前往当地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提出长期护理评估申请;
3、初审:在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初审,通过后,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会将参保人的资料进行网上申报;
4、现场评估:一般是由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安排参保人接受现场评估;
5、集体评估:根据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的安排,参保人还需接受集体评估;
6、公示:评估完成后,评估结果会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保部门网站、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进行公示,参保人可自行查看,若在公示期间有异议,那么可以申请复核;
7、公示或复核后无异议的,则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会在网上申报之日起60天之内,出具《长期护理需求评估意见》,并由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送达给申请人;
8、申请人自行选择护理方式;
9、报销结算:申请人接受长期护理保险提供的相关责任保障,一般由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进行记账,再由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和长期护理保险基金进行报销结算。
综上所述,根据护理等级、服务提供方式等不同实行差别化待遇保障政策。是会根据失能程度等级不同每周可以获得不同时长的护理服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长护险2一6级补贴费用明细
长护险2一6级补贴费用:长护险6级每日补助30元,计为900元,自己担负15%具体补助765元。如今敬老院按长护险评定等级扣除花费2级护理费1300元,6级护理费1900元。
所谓长期护理险(被称为社保“第六险”),主要是为被保险人在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时,侧重于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的制度安排。
2016年,长期护理险开始试点,以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为保障对象,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所需费用。
长护险2一6级补贴费用:长护险6级每日补助30元,计为900元,自己担负15%具体补助765元。如今敬老院按长护险评定等级扣除花费2级护理费1300元,6级护理费1900元。所谓长期护理险(被称为社保“第六险”),主要是为被保险人在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时,侧重于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的制度安排。 2016年,长期护理险开始试点,以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为保障对象,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所需费用。
长护险2一6级补贴费用:
长护险6级每日补助30元,计为900元,自己担负15%具体补助765元。如今敬老院按长护险评定等级扣除花费2级护理费1300元,6级护理费1900元上海长护险2一6级补贴费用明细社区居家照护:可报销90%。
评估等级二级、三级的,服务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周;
评估等级四级的,服务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周;
评估等级五级、六级的,服务时间不超过7个小时/周。
参保人员可以根据护理需求,选择医疗专护、机构医疗护理、居家医疗护理三种不同的护理服务形式。职工长护险资金按年度筹资,目前暂按每人每年95元标准,分别从以下渠道划拨筹集:
个人缴纳40元(从个人账户划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筹集40元,福彩公益金及财政补助15元。参保人员发生的符合规定的费用不设起付线。在一、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接受医疗专护的,每床日总费用限额分别为120元、150元、170元,支付比例分别为90%、85%、80%;接受机构医疗护理、居家医疗护理的,每床日限额费用(不含床位费)分别为60元、40元,支付比例分别为85%、90%,其余费用由个人负担。支付比例由相关部门适时调整。
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医疗专护的和接受机构医疗护理、居家医疗护理的,发生的费用先按上述支付比例进行报销。基金每日支付的金额小于每日限额的,则按实际结算的金额进行支付;大于或等于每日限额的,按上述每日限额进行支付,超出部分由个人负担。
法律依据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2条规定,赡养人对患病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但提供的数额,尚无具体规定。为患病的老年人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使老年人老有所医、病有所治,是赡养人应履行的赡养义务之一。拒绝为患病的老年人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是赡养人没有履行赡养义务的一种表现;患病的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的权利,赡养人应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为患病的老年人提供全额或部分医疗费用。多子女的家庭,应采取子女共同承担的方式;经济状况较好的赡养人,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也可多承担一些份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