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本CR-V销售两年以后,广本的姐妹车型皓影才上市,这两款车从平台上来说的确是相同的,外观方面也不过是前脸和尾门有区别,皓影无非是车身比CR-V长了5厘米,多了罗曼紫和幻夜版的全黑配色,但是它们的硬件和调校方面又有很大区别,并不能看作同一个车型的两个版本。
首先是汽油版,虽然CR-V和皓影都使用了L15BL发动机搭配CVT变速箱,输出功率也是一样的,但是皓影在刹车脚感上作出了改进,将CR-V虚无缥缈的特性调整得更为线性,制动力度随着踏板开度而逐渐增强,学习成本大幅减少,即便是第一次开也不需要太多习惯的过程。
在动力输出方面,皓影和CR-V的区别没有太明显的差异,最大功率193匹对于这一台1.5吨左右的紧凑型SUV相当充裕,但是它的涡轮比思域的L15B8要大一些,发动机的最大扭矩输出区间在2000-5000转之间,比1.5T思域延后了200转,在涡轮起正压之前踩油门,到转速起来,再到涡轮增压、输出最大扭矩,中间这一小段迟滞会更明显一点点。
虽然皓影存在一定的涡轮迟滞,但是在起正压之前的动力输出比较轻快,适合大部分人的驾驶节奏。这套动力系统的问题主要还是出现在发动机噪音上,在2000-4000转之间的发动机噪音会比较明显,在这一点上混动版要好上很多,一来混动版是自然吸气发动机,二来混动版的发动机在很多种工况中都可以不运转,从声源上解决了很多噪音问题。
和汽油版对比起来,混动版皓影和混动版CR-V的区别更大,CR-V采用了第二代i-mmd混动系统,而皓影采用的是和十代雅阁相同的第三代i-mmd系统,从结构和原理上来说,这两代i-mmd并没有明显区别,但是发动机和电机的细节方面有不同程度的优化,比方说进排气门和EGR阀的优化,电机线圈的缠绕方式有优化,电池单元体积的缩小,各方面综合起来就有了很大变化,从而带来更好的动力表现和油耗表现。
在第二代i-mmd车型上面,油门开度和发动机的声浪有较明显得隔离感,也就是发动机的声音和动力输出很难联系起来,而这一代将油门踏板和发动机的转速联系得更加紧密,和自吸发动机更像了,而且给动力请求的时候,车内还会做音浪补偿,加速感协调了很多。
对于本田和丰田的车型,只要同车系当中存在汽油版和混合动力两个版本,我们都会更推荐购买混合动力版本,这不仅仅是因为百公里5升左右的低油耗,更是因为在驾驶体验方面有着更明显的优化。混合动力版本的皓影可以做到更线性的油门和刹车,纯电和油电协同输出的转换也几乎察觉不到,动能回收这个功能也做得非常自然,在长下坡当中可以减少踩刹车的次数,而且由于电机的加入,发动机带来的噪音也小了很多。
悬架方面的表现也要分为汽油版和混动版来看,可能是因为混动版的后方增加了电池单元的重量,所以在过一些坑洞的时候,混动版的后悬挂表现要更稳定,汽油版的后悬挂就稍稍有些抛跳感。和丰田新一代Rav4不一样,本田皓影这一个平台没有将运动作为一个卖点,在一些盘旋的山路上驾驶,底盘和车厢的分离感还是会比较明显,不太适合激烈驾驶。
内饰方面,皓影和CR-V的中控台就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但是这一套获得过沃德十佳的内饰也确实没什么缺点,高配车型的车机支持Carplay互联,即便要加点钱也非常值得推荐。皓影中间的置杯架和CR-V略有不同,是前后放置的,还有两个高度可以调节。车内还有4-5个USB接口,虽然最多只有2.5A,但是也够用了,最难理解的其实是无线充电板的位置,位于中央扶手箱的上层,在充电的时候要拿手机就很不方便。
皓影的后排乘坐感受也和CR-V几乎一样,很宽裕的头部空间和膝部空间,横向空间很充裕,三个成年人同时乘坐也不会觉得很拥挤。中央地台是全平的,中间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也不错。小缺点也几乎一样,坐垫的高度偏矮,角度比较平,想要承托住大腿就只能把靠背调得躺一点,再把腿往前伸,其实把坐垫高度稍微增加一点也不会影响到头部空间。
皓影的后备箱空间也和CR-V如初一辙,低床化设计方便搬运重物,后排座椅靠背支持四六比例放倒,放倒后可以形成全平地台,如果要放一些高一点的东西,汽油版还可以将后备箱的底板往下放一层,拓展一点储物空间,混动版则因为电池的关系,只能保证常规的储物空间。
经过CR-V的“刹车门”、“机油门”之后,广本皓影虽然损失了很大一部分销量,但是CR-V的前车之鉴换来了更为成熟的产品,广本皓影的预期可靠性相对CR-V来说会更加乐观一些。
安全方面,这一代CR-V获得了IIHS 2017年度TSP+奖项,但是由于大灯仅为Acceptable,只获得了2018-2019年度的TSP奖项。在NCAP测试中,东本 CR-V在2018年获得了C-NCAP 2015版规则的五星评价,总分57.5,以及在2019年获得E-NCAP五星评价,乘员安全项目获得93分,可惜的是,皓影在C-IASI碰撞测试中,正面25%偏置碰撞A柱弯折,安全性不如美版车型。主动安全配置方面,广本皓影除了最低配的两个车型以外,其他配置都配备了Honda Sensing,而东本CR-V只有顶配版会有Honda Sensing。
本田皓影上市以来的热销,证明了其成功挖掘了与CRV的差异性,全新外观主打年轻运动。今天(2月28日)丰田威兰达上市公布了正式售价17.18-24.18万元,同样对标自家RAV4。至此国内最具市场号召力的两款日系SUV,均在广汽落户兄弟车型,那么皓影与威兰达相比如何呢?我们一起来对比一下!
外形:威兰达走向精致范,皓影将运动进行到底。
与充满硬派特征的RAV4相比,威兰达的外形更追求精致感。最明显的差异来自车头进气格栅造型,RAV4呈现倒梯形并且棱角分明,保险杠下气坝被黑色防刮塑料包裹充满野性。威兰达则采用类似雷克萨斯的纺锤型格栅,与车身同色的保险杠将之分成上下两层,全LED头灯也更加修长。低矮的车头呈现下滑趋势,更有类似轿车的精致感。
皓影与圆润的CRV相比,则通过刚直线条体现运动感。家族式宽大镀铬条横贯车头,连接两边全LED羽翼式车灯,更像同厂的本田雅阁,另外进气格栅和保险杠气坝均进行黑化处理。可以说皓影从低配到高配,利用黑化体现运动感是主线,尤其顶配幻夜版把车灯、镀铬件、轮毂全部黑化,再也不给别人说本田是镀铬狂魔的机会。
侧面来看,威兰达线条更倾斜流畅,不同折线将侧身分割不同复杂曲面,方形外扩轮拱体现SUV元素,高配还具有双色车顶,整体来看设计感更强。皓影则以简约为主,各处线条均很平直,轮拱也是传统圆形,车门防擦条以下是车身同色挡板,与CRV实用至上的黑色挡板不同。
车轮方面,威兰达除了2.0自吸两驱和四驱最高配使用235/55?R19轮胎,均使用225/60?R18轮胎。轮毂造型上为现今丰田和雷克萨斯常采用的多辐条式,具有不错的精致感。
皓影则在1.5T车型中低配使用235/65?R17轮胎,混动中低配使用235/60?R18轮胎,仅1.5T高配和三款幻夜版上使用235/55?R19轮胎。其中18寸轮毂采用花瓣样式十分独特,旋转起来后尤为漂亮,19寸熏黑款式则突显运动和霸气。
车尾两车不约而同都采用双边单出排气管。皓影继承了CRV尾箱低地台的优良传统,尾门更长,两车则统一仅在最高配提供感应式电动尾门。威兰达尾灯呼应头灯修长的设计,并且灯腔突出具有立体感。皓影大幅修改了CRV的尾灯造型,将D柱上刹车灯熏黑隐藏,尾灯主体突出细长LED灯带,更具科技感。
内饰:威兰达用料一般,大屏毁所有。皓影中规中矩,仍是家用风格。
威兰达仍然是丰田朴实无华、实用至上的特点,在驾驶员左前方和副驾驶正前方的仪表台上,都有十分好用的储物格空间。但豪华感依然欠奉,用料主要以黑色硬塑和软性材质为主,仅有少量镀铬条点缀轮廓。最令人不解的还是仪表和中控的双屏,全系均为丰田万年不变的机械仪表加4.2寸彩屏,10.1寸中控屏支持CarLife和原厂互联,但其高耸的位置、电视机般的厚度、粗糙的UI界面,不仅遮挡驾驶员观察视线,还显得十分山寨。
皓影整体上还是和CRV熟悉的内饰一致,车内软性材质大面积包覆,红色的一键启动按钮、镀铬或暗纹的仪表台饰板,能提升一丝车厢的质感。虽然皓影同样全系没有全液晶仪表,但7寸液晶仪表的观感不差。多媒体在低配是5寸普通屏,高配为7寸触控屏,仅豪华版支持CarPlay,没有特别强的科技感但好在使用方便。混动车型还有本田的按键式换挡,提升些许档次感。
轴距上威兰达以2690mm稍长于皓影的2661mm,但实际体验上却是皓影稍好一点点,这一代采用TNGA新架构的丰田车型普遍在空间应用上不是优势。两车后排中央地板均近乎全平,座椅均为宽大柔软类型,并且第二排都支持靠背调节,除威兰达最低配外均有两个USB接口,在乘坐体验上不相上下。
两车区别之处在于,威兰达除最低配手动座椅,全系仅有主驾座椅可电动调节,最高配有通风/加热功能。皓影中低配为手动座椅,高配为主/副驾电动调节,但仅有加热功能。天窗方面威兰达除高配为分段式天窗,其他仅为普通天窗,而皓影全系标配可开启全景天窗。因此如果对某些配置有喜好,就不用在两者之间纠结了。
动力:威兰达2.0自吸比皓影1.5T更省心平顺,混动版本皓影比威兰达更具运动感
威兰达2.0自吸为171马力,扭矩209牛米,匹配模拟10速CVT无级变速箱。皓影1.5T为193马力,扭矩243牛米,同样匹配CVT无级变速箱。本田虽然依靠涡轮机占据动力优势,但CVT的传统效率和皓影自重让其不再突出,并且1.5T还有“机油增多门”事件,不适合偏北方用户使用。相对来说丰田的自吸动力无欲无求,但胜在家用车的稳定性上。
本田和丰田的混动系统结构上有所不同,在实际效能来说是世界上独一档。本田的i-MMD最大的特点便是中低速仅使用电机驱动,能带来电动车一般的加速感和响应速度,高速巡航时发动机可直连车轮,从而降低油耗。这种设计使得后来者的i-MMD在省油性和动力感上,几乎超过了丰田的THS。不过在加速时发动机工作的噪音品质上,本田还是相比丰田更粗糙一些。其实作为混动车两者的表现很接近,都十分推荐,就看实际体验时大家更能接受哪款的动力表现、刹车脚感和噪音控制了。
性价比:威兰达全系标配7气囊,汽油中低配更值得推荐。皓影在混动版本配置更丰富。
以各自自动挡最低配(威兰达2.0两驱领先版:17.18万;皓影1.5T两驱精英版:17.98万)来看,威兰达优势在于安全便利性上,具有前/后排头部气帘、膝部气囊、后驻车雷达、道路救援呼叫、全车窗一键升降和PM2.5过滤系统。皓影优势在于舒适性配置,包含全景天窗、定速巡航、7英寸中控屏、主动降噪和大灯延时关闭。从使用频率和重要性来说,没有天窗的威兰达最低配仍旧更值得推荐。
以最走量的汽油机中配(威兰达2.0两驱豪华版:19.78万;皓影1.5T两驱豪华版:19.68万)来看,两车均增加无钥匙启动/进入,自动空调,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及车道辅助。威兰达仍然以7气囊、全车窗一键升降、主驾电动座椅领先皓影的4气囊、驾驶位一键升降、手动座椅,并多出前驻车雷达,普通天窗,腰部支撑调节。皓影则配备全景天窗,远程启动,大灯延时关闭,后视镜自动折叠,后排隐私玻璃。总体来说威兰达继续保持更实用的配置优势。
来到混动版本以后,皓影均标配自适应巡航及车道保持等主动安全,并在豪华版往后补到6气囊数量。并增加方向盘换挡、4向腰托,主动降噪、远程启动、大灯延时关闭、后视镜加热折叠、车侧盲区影像、前后排座椅加热等豪华舒适型配置。皓影与威兰达混动相比在每一相同价位车型都更加丰富,因此更值得推荐。
总结:丰田威兰达与本田皓影作为紧凑型SUV市场的新作,更加细分地与兄弟车型形成差异性。由于威兰达刚上市,皓影一直热销,两者的优惠都不会太多,还是需要消费者实到4S店体验,选到称心如意的那一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