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时,不少车主还在担心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国补退出之后,新能源产品是否会迎来新一轮的涨价潮。但是自从特斯拉品牌在2023年1月份掀起价格战之后,国内新能源车企为了应对冲击也果断的进行了产品放价,转进到贴身肉搏的战斗中。
3月份才刚刚到来,造车新势力之一的零跑汽车便按捺不住,率先放出了大招。在当天的品牌发布会上,零跑宣布旗下三款热门车型焕新上市,同时2023款零跑C11进行价格下调。其中2023款零跑T03售价区间5.99~8.99万元,2023款零跑C01售价区间14.98~22.88万元,2023款零跑C11增程版售价区间14.98~18.58万元,2023款零跑C11纯电版售价区间15.58~21.98万元。
在性价比这条路上一路狂飙
从零跑车型的价格体系不难看出,该品牌的产品售价目前还未超过25万元,主要车型的售价区间集中在5~20万元左右,主打终端市场。参考其车辆配置再从成本的角度来看,零跑汽车此番定价的后续利润十分有限,看来在激烈的竞争中,零跑目前在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活下去,而想让用户心甘情愿地买单,价格永远是最好的良药。
在比亚迪秦PLUS DM-i降价之后,零跑汽车成为了降价力度最大的车企,本次焕新的所有主销车型全部降价,最高降价幅度高达6万元。价格便宜,产品力高的车型谁会不喜欢呢?更何况它是新能源车型,市场关注度极高。而在本次发布会上零跑一直强调的便是:做用户的代工厂,用更少的钱,买更好的产品。
零跑之所以敢如此大幅放价,有外部因素也有着内部因素。首先从市场方面来看,当下动力电池的成本正在加速下行,本周电池级磷酸铁锂的价格已经跌破40万元每吨,在三个月前这一数字却是60万元每吨,而且动力电池制造大户宁德时代更是给出了20万元每吨的协议价,看来上游矿业的炒作热潮已经过去,锂价即将恢复到正常水平。
而从零跑汽车内部来看,该品牌的本次降价实属无奈之举,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零跑汽车在今年1月份的累计销量数据仅为1139台,同比下滑85.9%,环比下滑86.59%,创下了21个月以来的销量新低,2月份,零跑汽车月销量3198辆,同比下滑7%。在此前零跑一直重点强调的技术护城河并没有帮助它建立起品牌优势,反而是性价比成为了它的重要标签。
新品实力如何?
从零跑本轮焕新的车型来看,它们除了售价极为亲民之外,在产品力方面也表现出了越级的水准。
其中主打用户中短途出行以及日常代步需求的小型纯电动车零跑T03重新定义了A00级5门纯电标杆。该车在配置方面可谓是毫不含糊,全系标配ABS,10.1英寸中控大屏,手机APP远程控制,倒车影像,主副驾驶座椅安全气囊,间接式胎压监测等功能。入门级车型便给到了200km的续航,还支持快充。同时该车的高配版本匹配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续航则能达到403km,让一众最高续航只有200km出头的A00级座驾感到压力巨大。
与此同时,零跑T03还拥有2400mm的轴距,全车设置17处人性化储物空间。再结合它5.99~8.99万元的售价,这一零跑的销量主力车型,极有可能实现更好的市场表现。
零跑C01和零跑C11的级别相同,不过一个定位中型轿车,一个定位中型SUV,它们的主要任务是重新定义15~20万元级汽车价值标准。
两款车型的轴距都达到了同级领先的2930mm,车身尺寸优势赋予两车出众的舒适性。其后排腿部空间最大能够达到910mm,同时由于它们基于纯电平台,因此其后排中央地板为纯平设计,再配合上Nappa真皮座椅,座椅加热/通风,双层隔音玻璃以及隐私玻璃等配置,为车内人员打造出了一片静谧舒适的新天地。
再来看一下消费者重点关注的动力以及续航,零跑C01和零跑C11均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可选,其中双电机版本的综合最大输出功率为544马力,峰值扭矩720牛米,官方百公里加速成绩分别为4.3秒和4.5秒。如果搭配选装加速包的话,这一成绩也可以提升至3秒级。而在续航方面,两车的纯电动版本CLTC工况纯电续航里程为502~712km。
同时2023款零跑C11还新增了增程版,其动力系统由增程器,电动机和电池共同组成。增程器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31马力,电动机输出功率为200千瓦。此外,新车提供容量为30.1千瓦时和43.74千瓦时的电池组可供选择,CLTC工况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180km和285km,满油满电情况下,综合续航里程为1024km。
而在车辆的智能化表现方面,零跑C11和C01也做到了同级主流水准。两车车内均匹配简洁豪华的三联屏,内置Leapmotor OS 3.0智能车机系统,搭载高通骁龙8155车规级芯片,同时还支持人脸识别ID,科大讯飞3.5代语音交互系统等功能。此外,两车标配Leapmotor 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高配车型搭载28颗智能感知硬件,可实现高阶的L2级智能驾驶辅助,在未来法规允许后,也可以支持L3级别的驾驶辅助,同时还支持整车OTA迭代升级。
车叔总结
在销量下滑,前途未卜的背景之下,零跑只能在性价比这条路上一路狂飙。无论是无奈之举还是有意为之,零跑品牌本次所推出的4款新车,覆盖5~20万元的售价区间,整体基本实现与燃油车同价并轨。在车叔看来,零跑车型似乎努力想成为同价位中的最优选,在特斯拉之后,零跑这条大鲶鱼能否成功搅动国内汽车市场,还需进一步的市场观察。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点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成本定价”的概念是特斯拉率先提出,在Model 3和Model Y降价的过程中特斯拉讲出了这么一个概念;客观来说这个概念并不是错,只不过由特斯拉讲出来可能会显得缺少说服力。因为这两台车的内饰用料和配置标准实在是不敢恭维,即便是经过多轮调价后的价格仍旧高于同级别的自主品牌汽车。
近日,零跑汽车也提出了这个概念。
综合零跑C01和C11两款车的驱动平台,智驾系统,配置标准,看来零跑说这句话是更有说服力的;零跑C01是一台中大型是轿车,使用了后置后驱和双擎四驱平台,用了无框车门还有前双叉臂和后五连杆的悬架,这样的车如果放在2023年里,起步门槛应当在20万左右,可是现在的起售价已经不足15万。
零跑C11是一台中型SUV,提供增程版本和纯电动选项,驱动平台、悬架结构和配置标准都与C01相同;该车的增程版本起售价也不足15万,可是纯电续航里程起步就有125公里,中高配版本为170公里,对应CLTC模式的续航为180和285公里!这个标准超越了同级别所有的插电混动和增程汽车。
这样的“以成本定价”确实能看出更多的诚意,但是零跑也注定“得罪”了一大批汽车厂商。
现阶段与零跑C01/C11同级别的新能源汽车没有一台的价格能与之看齐,可以说价格都高出几万元,如果零跑真的是以成本来给车辆定价的话,那只能说现在的热门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定位都是虚高的!所以零跑的定价理念等于告诉消费者其他汽车厂商的利润空间有多大,这确实很得罪人。
只不过零跑到底是如何实现成本控制的呢?
这才是核心问题。
有些观点认为零跑是通过“车电一体化”来实现成本控制,比如把动力电池的模组取消,电池直接和车身底盘融合,这样就能“省去一层”。
可以说这个说法是非常荒谬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知者无畏;使用车身电池一体化这项技术的汽车厂商还有两家,分别为特斯拉和比亚迪!难道这两大巨头也都是为了“省那一层”?显然这是一个很荒诞的说法。车身电池一体化会带来很多的升级,首先是车身抗扭刚度的提升,将动力电池或模组作为车身的结构件,比亚迪就是这么做的,所以才有了抗扭刚度达到三十万牛米的e3.0架构;其次是车身轻量化,因为确实减少了钢材用量;再次降低车辆的重心和质心,提升车辆的操控感。
最后是能带来三电系统的更高度的集成,这对于成本控制是有所帮助的。
零跑用的是什么动力电池呢?
零跑的动力电池品牌比较多,包括但不仅限于:
宁德时代中航锂电国轩高科等。
不自主生产动力电池的汽车厂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方案整合商”,控制成本的能力在于整合能力,当然重点还是动力电池供应商的供应价格;而近一年里的动力电池制造成本已经明显降低,因为核心材料碳酸锂的价格在不断下探!巅峰期的四五十万一吨已经降到三十几万,电池制造商们能看到碳酸锂的最终价格会跌到每吨二十万以内。所以现在已经有电池供应商按照20万每吨的价格供货,只不过会要求采购量,比如宁德时代。
所以不论从车身电池一体化的技术还是动力电池本身的成本来看,电动汽车都不该那么贵了;零跑无非是想要加速冲击一线而率先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但不论是出于什么目的,客观事实都是已经捅破,其他处境类似的汽车厂商势必会跟进,所以以零跑为首的新势力品牌会掀起一轮更夸张的价格战。
零跑汽车控制成本的方式还有一个,零跑是除了不生产电芯、内外饰件和部分汽车电子,车辆的电驱系统和智驾系统都是全栈自研;软件从代码起步,硬件从电阻起步,可以说这个模式和特斯拉其实不无二致,只不过零跑汽车在智驾系统的硬件标准上并不封闭,会选择各类高标准传感器,在系统设定上也没有那么激进而已。
所以零跑汽车确实是具备一定成本控制能力的汽车厂商,控制成本的能力不容小觑。
重点是零跑汽车的知名度看似不高但是销量并不低,2022年的交付量为111168辆, 仅略低于小鹏的120757辆,蔚来和理想汽车分别为12万和13万辆多一些;零跑只是在2023年初的表现不太理想,原因除春节效应以外,主要是1-2月要为调价后的C01/C11进行生产线的调整,产能确实受到了影响。不过二月的销量还是达到了3198辆,环比增长的趋势已经出现了。
但最后还要讲一句话:
近期的零跑会很难“混”。
因为第一个“掀桌子”的汽车厂商等于动了所有友商的蛋糕;这就像曾经扮演过“价格屠夫”角色的比亚迪,一度成为众矢之的,零跑也会经历一轮友商的“问候”,零跑汽车近期最大的压力可能会来自营销方面。而且这一轮不会以合资汽车厂商为主,而是以自主品牌为主。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评论转发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天和汽车科学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