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外地新能源车限行。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目前杭州的限行政策是工作日外地号牌,杭州区域号牌全号段限行,杭州本地号牌按尾号限行,浙A新能源绿牌不限行,非浙A新能源即外地号牌,是全号段限行的。
杭州限行恢复了吗
进入11月,几家造车新势力公司纷纷公布了10月的上升销量数据。其中,蔚来汽车宣布首次突破单月产销5000辆的大关,威马、小鹏和理想10月的销量则一起突破了3000辆。
不过,与这些新造车公司上涨的销量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一家手握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车企——长江汽车宣告破产了。
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近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被裁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法院将于11月26日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李嘉诚的“天选之子”?
说到长江汽车,很多消费者可能都很生疏,更未曾听过它的辉煌历史。
长江汽车的前身是杭州公交客车厂,成立于1954年,最初是杭州乃至全国公交车车辆的骨干生产企业,但在90年代中后期企业逐渐走向衰败。
直到2013年,长江汽车遇见了“贵人”五龙电动车。投资51亿元,建设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电控等五大先进工艺生产设施,工厂占地总面积1150亩,五龙将“杭州公交客车厂”更名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将其打造成旗下整车核心制造工厂。
也就是在这时,长江汽车与李嘉诚联系在了一起。2010年,极具远见的李嘉诚开始投资新能源汽车行业,成为了五龙电动车的大股东,也就间接成了长江汽车的投资人。
得到五龙重资投入,再加上些许李嘉诚“天选之子”的声名,在随后的时间里,长江汽车迎来了自己的“人生巅峰”。
2016年4月,长江汽车发布电动车品牌“长江EV”。随后,国家发改委发布文件,长江汽车成为国内最早一批获得批文的新能源车企。次年12月,工信部公示第30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长江汽车位列其中。至此,长江汽车正式成为仅次于北汽新能源后第二家拿到“双资质”的新能源造车企业。
一时间,长江汽车一跃成为新能源技术行业的领先者,公司规模加速扩大,陆续在贵州、深圳、成都等地方创立分公司,吸引了不少政府投资。
握不住的“金饭碗”
走上“人生巅峰”之后,已经拥有一切的长江汽车本应就势而起,但可惜的是“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由于缺乏造车经验等诸多原因,长江EV迟迟未能实现大批生产销售,更别提交付盈利,而后进入乘用车市场,也没有成果。随后的长城汽车渐渐进入了“沉默”期。
直到2018年,长江汽车才在北京车展高调亮相,推出了三款乘用车和六款商用车,想要蓄力而发。但这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兴未艾,市场上出现了数百家新能源车企,新能源补贴开始退坡,纯电动汽车市场进入洗牌期。缺乏竞争力的长江汽车开始出现资金困难,在车展上公布的概念跑车也一拖再拖没了下文。
2019年,手握资质和工厂的长江汽车再次转变方向,开始给另一家新造车公司零跑汽车代工,但零跑的销量规模本身并不大,所以最终并未对长江汽车起到太大作用。
长江汽车发展走低后,逐渐被曝出停工、拖欠工资等一系事件。根据资料,今年三月迄今,长江汽车已被杭州余杭区人民检察院、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北京东城区人民检察院等列入失信执行人频次总共65次,总计实行标底超2.35亿人民币。
同时,作为长江汽车的大股东,五龙也深陷倒闭和內部管理层斗争的漩涡之中。在此前,五龙股票价格一再下挫,李嘉诚也慢慢撤出五龙电动车的公司股东名册。最终,五龙于今年7月2日起在港交所停牌,市值仅剩4.76亿港元。
五龙自顾不暇,这对于缺乏“造血功能”的长江汽车而言,更是断了生路,结局只剩下淘汰出局。
事实上,手握珍贵的资质证书,紧随新能源技术发展趋势赶上了“早场”,最终却落得倒闭的结局,长江汽车也不是头一个。当年拥有“双资质”的汽车企业并不少,包括云度新能源、江铃新能源、知豆、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合众新能源、金康新能源、国能汽车等,目前在销售市场成绩突出者寥寥无几,更多的是股票退市者。
这表明了,资质证书的“铁饭碗”早已褪色,那些占用资源却迟迟没有产出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正在被加速淘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没有。
2023年杭州限行最新规定当前状况:从2022年12月21日起,地面道路暂停错峰出行措施(快速路错峰出行保持不变)恢复时间:恢复时间将根据交通运行情况另行发布非浙A车辆是否需要办理急事通?措施期间,在地面道路通行的非浙A车辆无需办理非浙A急事通,上述日期已经申请的非浙A电子通行证,系统将不纳入今年累计数据。如需在快速路通行的,非浙A车辆仍需通过非浙A急事通申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