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埃隆·马斯克全球唯一授权采访的传记。作者耗时近四年,通过与马斯克40多个小时的深度对话、亲密接触他的伙伴、员工、家人、朋友300多人,记录他在南非的幼年成长、加拿大生活和学习、Zip2和Paypal创业、创立SpaceX、特斯拉和太阳城,多次即将破产却力挽狂澜做得更好的经历。
在书中表达的观点来看,他的非凡在于,财富并不是终点,而是一直用人类理想驾驭财富。他通过商业实现自己对未来科技的理想,通过太空领域、清洁能源领域拯救人类未来,或者说也许是为了改变国家能源天平。抛开极具争议的话题(公开场合吸食大麻、操控股价、空姐丑闻、航天威胁、收购推特、惊人言论等),马斯克的几个经典特质值得思考:
01专注力
他从小对读书如饥似渴,每天读书10个小时是家常便饭,如果是周末,可以一天读完两本书,并且倒背如流。
在五六岁的时候,他就找到了一种抵挡外界干扰的方法,让他可以集中精力在一项任务上。这种能力部分源于他的思维方式。他在大脑中星现的图像清晰且具体,就像是今天计算机软件制作的工程图纸。“就好像大脑中专门用于视觉处理的那部分本来应该处理眼晴找收的图像,却被内部思维占据了。”
2008年,面对经融危机、企业破产风险、家庭破裂、声誉危机,他更专注于解决问题,“经历过那种压力的人大多数都退缩了”,特斯拉的投资人之一说,“他们会出现决策失误。但是马斯克却变得更加理性。依旧能够做出清晰并且有远见的决定。压力越大,他做得就越好。我从未见过比他更坚毅的人。”
02 目的性
为用而学:高中时的必修科目,比如南非荷兰语,只要考试分数及格,他就满意了。但物理和计算机,他会竭尽所能取得最好的成绩。大学时期,他一边攻读商学学位,一边研究物理学,原因是他以改变全人类居住环境为梦想,而这个梦想需要物理学和商学,靠物理学研发产品,靠商学将产品推向市场。创业后,为解决问题、为公司发展而学,比如:动力学、能源学、工程学等都被用在了SpaceX和Tesla的产品研发中。
借用外脑:他的策略是到顶级名校寻找尖子生、从小喜欢制造东西的人、聚集这个行业的精英。并且他会向这些人不停地提问,直到学会对方所掌握知识的90%为止。
03 使命感
马斯克认为,五个领域将深刻影响人类的未来:互联网、新能源、太空探索、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凡事先从本质开始思考,从第一原理推导出必然结果。“一旦你了解了问题所在,答案就变得相对简单了。我从中得出结论,认为我们应该立志去增强人类的自我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去理解问题所在。”少年马斯克那时就已经做出了自己的超逻镇使命宣言。“唯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去为人类争取更大的集体启蒙。”
马斯克当年其实也没把握拿到NASA的合同,支撑他一路走下去的是他对人类未来和跨星系的信念,使命感是他区别于大多数企业家的最大的地方,财富对他而言可能真的只是附加品。“马斯克对改变人类命运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其提出的目标往往很高远,对部分人而言甚至是不切实际。他不是没有感情,只是觉得自己是唯一一个了解自己的使命时间紧迫的人。他比一般人更加不在乎他人的感受、更没有宽容心,因为他冒的风险实在太大。员工应该尽最大能力帮助他解决问题,否则就直接滚蛋。”
04冒险精神
从Zip2、X.Com创业成功后变卖公司套现实现财富自由的马斯克,选择押上全部身家,同时进入火箭发射、电动汽车、太阳能这三个发展长期停滞不前的高科技行业。随着SpaceX的进展,他又被俄罗斯、欧洲视作眼中钉。同一时期,SpaceX数次试射失败,特斯拉初期只能交出不到50辆电动车,几乎破产。
他的冒险精神不在于单纯的技术突破,而是敢于为科技长期押注。SpaceX用了10年为NASA往空间站运送货物,用了18年将宇航员送入了太空,成为了航空航天业最稳定的运营商。Tesla达到几十万的量产级别、股价飙升,使马斯克成为世界首富。Solar City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消费者商用太阳能电池板安装供应商。
“今天,埃隆-马斯克所从事的事业依然存在风险,他可能会在现有的三个企业之外还对别的项目感兴趣并再度冒险去尝试。他也许会创造更大的成功,也许会失败,可以肯定的是,担心失败一定不是他放弃尝试某个事业的理由。”
正如书中预言,马斯克目前如火如荼开展的事业包括:
Star Link致力于卫星系统的部署。
Neuralink的产品构想是“脑机接口”。
Model π手机使用光能充电、通过星联通信。
Hyperloop封闭式真空磁悬浮列车即将进入试运行阶段。
Boring Company城际的高速地铁。
非营利性组织定位的Open ai将研究成果免费开放。
05其它摘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