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燃油车发动机也有坏的时候了,比如套缸等也有一定使用寿命的,现在听说很多人维修也有直接更换发动机的,因为一些国产仿冒的发动机很便宜,有问题了都不拆了,直接更换发动机。当然对比之下,电池的使用寿命在目前的情况下肯定不如发动机寿命长,具体要看电池和使用情况来定,请关注: 容济点火器
1、混合动力 汽车 电池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镍氢电池。其中前两种属于锂离子电池,三元锂电池循环寿命在1000次以内,磷酸铁锂2000次左右,用在混合动力 汽车 上正常使用10年20万公里左右压力不大,即使有单体损坏,更换成本也不高,几百块钱一块,整体更换在寿命周期内基本不会出现。镍氢电池丰田混动一直在用,使用寿命500次循环左右,在浅充浅放的前提下做到1000次也是可以的,丰田利用能量管理系统做到了浅充浅放,普锐斯为例,几十万公里没动过电池的也比比皆是。配合混动车电池超长质保,可以放心购买,不用担心电池寿命。
2、纯电动力 汽车 电池寿命,如果是长寿命铅酸电池,一般在1.5-2年,如果是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理论寿命在7-8年。三元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大概是5到20年,平均为8年。这些都是理论值而已,而以现在的技术水平,锂离子电池在电动 汽车 上的使用寿命只有大约3-5年。当电动 汽车 上的电池容量衰减到初始容量的80%以下时,电动 汽车 的续驶里程将会明显减少,当电池容量衰减到70%以下时,就必须要更换电池了。
3、衰退据国外统计的特斯拉的电池衰退效率为“1万公里衰退1%左右”,这样30万公里就会衰退到70%了,就要更换了。如果长期使用“快充”衰退效率会更快,并且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大部分电动车厂对于电池的衰退都是不算在质保里程之内的,所以电池寿命对车的影响足够引起用户重视。
汽车 电池,厂家的质保政策一般都是10年。但事实上,除了丰田混动的镍氢电池外,很多锂电池都用不了这么久。
相比镍氢电池,锂电池有很多优势,能量密度大,充放电也更快,确实很适合用于新能源车特别是纯电动车,但是锂电池最大的问题就是电池衰退的过快。
镍氢电池,电池衰退慢,但是能量密度低,不适用于纯电动车。
什么情况会加速电池衰退?是过充过放!
如果你经常把电池的电充满,或者经常把电池的电用完再充,又或者经常用直流充电桩充电,那电池衰减一定很快,基本上充电500次后,电池就会开始衰减。
最近人民日报发文称,目前,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量和保有量都已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与此同时,新能源动力蓄电池正在进入规模化退役期,预计2020年累计退役量将超过20万吨。《新能源 汽车 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已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从这个实施办法来看,现在的纯电动的电池一般也就用个5年。
但一些高端一点的新能源车,比如用液冷降温技术的,对电池进行过充过放保护的纯电动车或混动 汽车 ,这些电池可能用的久一点。据我所知,目前丰田、本田、上汽、广汽、长安都挺重视。
鹿小凤
如今,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国家的政策,混电和纯电动车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走进了消费者的家中。相对于燃油车来说,混电和纯电动车虽然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但是消费者也对混电和纯电动车的电池越来越顾虑,电池能够用多长时间需要更换,会不会遇到其它问题,都成为了困扰消费者的一大因素。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混电和纯电动车关于电池的问题,看下多长时间需要更换。
首先我们从混合动力 汽车 说起,如今混合动力 汽车 的电池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镍氢电池。其中前两种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三元锂电池循环寿命在1000次以内,而磷酸铁锂2000次左右,用在混合动力 汽车 上正常使用10年20万公里左右压力不大。而镍氢电池使用寿命500次循环左右。另外,对于混动车电池而言,可以放心购买,不用担心电池寿命。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下纯电动 汽车 电池寿命,如果使用的是长寿命铅酸电池,电池的寿命一般在1.5-2年便需要更换,但如果是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理论寿命在7-8年。当然对于纯电动 汽车 而言,电池的使用寿命并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年限,主要取决于使用人的用车环境和驾驶人的情况而定。总的来说,对于混电和纯电动 汽车 而言,如今电池技术也有了很高的提升,若消费者想要购买的话,值得入手。
燃油 汽车 有「换芯」概率·电动与混动 汽车 换电周期以类型和里程决定问题:
很多消费者都有这种顾虑,因为众所周知更换电池组的成本是相当高的,费用动辄几万到十几万。然而不同类型的电池(也称电芯)的使用寿命有很大差异,绝大多数动力电池的完整使用寿命要高于内燃机,容量衰减的速度与程度也有很理想的可选项。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燃油 汽车 的内燃机也是有概率需要大修或更换的,尤其是行驶里程较多的车辆;这种机器在运行中有无法避免的磨损问题,活塞缸盖、气门凸轮、曲轴轴瓦等结构都会磨损,磨损严重后会造成活塞间隙加大,随之而来的就是烧机油。
在烧机油不严重的阶段中,可以通过提升机油粘度的方式缓解烧机油,但动力也会因机油粘度的提升而受到影响。程度再次加大后就要镗缸换活塞,最后很有可能要更换总成解决。很多车辆会在十万公里左右开始烧机油,动力差一些的机器也不过是二三十万公里而已;那么与内燃机的使用寿命相比,动力电池的标准有多高呢?
常规类型
1:镍氢电池是标准最差的。
这种存在记忆效应的电池的使用寿命只比铅酸电瓶高一些,四五百次也就哪哪都是了;铅酸电瓶完整充放电也能用到350次左右,但是制造成本却要低不少。所以既没有能量密度优势,也没有使用寿命优势的镍氢电池,目前只有丰田之流的油电混合 汽车 使用,从品牌到车辆到电池基本都是低级产品。
2:镍钴铝电池的综合水平次之。
仅有特斯拉使用的松下镍钴铝(NCA)电池号称使用寿命可以达到4000次完整充放电,但是很刁钻的不提及4000次后还有多少容量,而是只以剩余多少“溢价”来戏弄其用户。这种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是不高的,但是单体能量密度很高;结果造成了热失控极限很低,充放电时都有可能因高温而自然。特斯拉的电控水平又比较差,所以该品牌的自燃率是标杆。
3:镍钴锰电池水平较高。
以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为主的两大品牌集群,使用的电池分别为镍钴锰和镍钴锰酸锂;这两个品牌的三元锂电池实际可以达到1500-2000次完整充放电,容量下降20%~30%。同时电池的稳定性也都足够高,系统能量密度均可超过160WH/KG;所以传统车企基本都会选择这两个品牌的电池,当然也有些采购成本较低的镍钴锰电池品牌也在少数车辆上使用。
简单计算:按照平均1500次完整充放电,容量下降20%的比例为参考,家用 汽车 是否需要担心换电成本呢?如果车辆的实际续航里程是500公里的话,年均行驶里程算10000km,每天则行驶27.39km;500km留有50km的余量,也就是行驶到450km开始充电。
这就是450 27.39 16.42天的标准,也就是充一次电可以行驶16.42天,365 16.42 22.22次——这是每年充电的次数。十年不过是222.2次,算上长途驾驶使用快充(比慢充损伤大),共计算250次吧;1500次完整充放电容量下降20%,250次的完整充放则为20 250/1500 3.32%。这是普通家用代步车平均十年下降的里程标准,还需要考虑换电吗?
至于商用车充电的频率肯定高,那是几乎每天都要充电;但是商用车是拿去赚钱的,不可能什么成本都不要承担,否则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了。电动车营运的成本是每公里几分钱,每年按照12万公里为标准,剩下的气费和油费是多少了呢?
所以分析问题要先有个前提条件,不可能什么便宜都让自己占了;否则营运车辆既不用考虑车辆维护成本,也几乎没有营运开支的话,可以是谁都会去跑出租了。
(插电混动 汽车 按照2~3天充电一次,使用寿命自行计算吧)
新类型·LFP
以比亚迪旗下弗迪电子打造的「刀片电池·LFP磷酸铁锂电池」为参考,在这种电池类型中应当算使用寿命最长的了。标准为100万公里容量下降20%,10万公里2%,1万公里2‰……
家用 汽车 还按照一年一万公里计算,实际续航500km,十年后容量还有490km;而十年后的燃油 汽车 基本都会因磨损或其他问题需要进行小修或大修,但动力电池不用操心,电机减速器不像内燃机和变速箱一样容易坏。重点是电机没有更换机油机滤的需求,十年间仅保养就要省下多少。即使按照年均5万公里计算,十年也不过下降10%,而相同里程十年后的燃油车基本就要报废了。
这就是各类型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的大致标致,所以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尤其是在镍钴锰电池即将被取代的阶段中,各大车企为了提高竞争力而不得不提供所谓的“电芯终身质保”(多以首任车主为标准)。电池组的基础是储能的电芯,也就是电池;以电芯成组形成模块,最终在以模块加上其他硬件封装(PACK)后才叫做电池组,所以电芯有保障等于绝对有保障。
而刀片电池更是会提供这项服务,因为车企基本不用担心换电会有什么成本,那么为什么不顺水推舟呢?
天和MCN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混电
混合动力 汽车 电池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镍氢电池。
其中前两种属于锂离子电池,三元锂电池循环寿命在1000次以内,磷酸铁锂2000次左右,用在混合动力 汽车 上正常使用10年20万公里左右压力不大,即使有单体损坏,更换成本也不高,几百块钱一块,整体更换在寿命周期内基本不会出现。 前提下做到1000次也是可以的。
镍氢电池丰田混动一直在用,使用寿命500次循环左右,几十万公里没动过电池的也比比皆是。配合混动车电池超长质保,可以放心购买,不用担心电池寿命。
纯电
纯电动 汽车 电池 一 :铅酸电池
铅酸电池长寿命,一般在1.5-2年,铅酸电池,是一种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电池。铅酸电池放电状态下,正极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负极主要成分为铅;充电状态下,正负极的主要成分均为硫酸铅。
纯电动 汽车 电池 二 :氢镍电池
氢镍电池单位重量储存能量比铅酸电池多一倍,其它性能也都优于铅酸电池。价格为铅酸电池的4-5倍,正在大力攻关让它降下来。氢镍电池采取恒电流充电方式充电,根据电池对电流的接受能力可采用不同的电流对电池充电,充电过程中无需对电池单体的电压进行限制,同时,可以实现快速充电。
纯电动 汽车 电池 三 :磷酸铁锂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是指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 其中钴酸锂是目前绝大多数锂离子电池使用的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理论寿命在7-8年。
铅酸电池长寿命,一般在1.5-2年,铅酸电池,是一种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电池。铅酸电池放电状态下,正极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负极主要成分为铅;充电状态下,正负极的主要成分均为硫酸铅。
[汽车之家 评测] 花9万块钱就能买到一部样子气派,空间充足,同时还有丰富的配置和充沛动力中型车,你相信么?过去也许只能选择桑塔纳,但现在有了比亚迪F6,只要8.98万就能买到的中型车。F6是比亚迪的第三款产品(前面分别是F3和F3R),级别一下子从紧凑型跨入到中型车,但起价仍然坚守在10万元以下区间。
远看F6,外观非常大气,车身比例也很匀称,周身没有浮夸激进的线条,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近看车身的各个细节,很明显就能找到一些熟悉的元素。大灯像是新景程,侧窗的线条和7代雅阁如出一辙,尾灯组类似奔驰S级,而中网则是来自雷克萨斯LS系列,还有宝马经典的“鲨鱼鳍”。虽然这一系列的模仿让人眼花缭乱,但把它们凑在一起,别说,样子还真是不赖。
最后,比亚迪还不忘给F6的车头装上耸立的车标,使它显得更尊贵,只是样子有些抽象,看不出到底是什么。这种蒙太奇式的模仿手法虽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比亚迪的车型中,但这次是运用得最恰当的。
但是如果再走进一步,F6的瑕疵就难以掩盖了。发动机盖和保险杠的缝隙粗细不均;车窗密封条也很不平整,甚至出现开胶现象;尾厢盖由于装配的问题,歪了,两边的缝隙不一致;车身漆面工艺也欠佳,车漆不仅软,而且薄如纸,很容易被划伤。这一切没有任何掩饰,历历在目。当然对于以上这些问题,厂家声明我们拿到的只是一部试装车,制作工艺并没有严格按照商品车的标准来执行。至于市售车辆的做工,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去考察,希望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进入车内,仍然似曾相识。中控台的造型仍然是雅阁的款式,而方向盘除了中间的标志,完全和凯美瑞相同。仔细查看一下周围,配置还真是不少。中控台上的单色屏幕能够显示音响以及空调信息,方向盘上有音响控制键,空调还是自动双温区。座椅采用真皮包裹,但经过仔细观察,我们并不确定是真皮。还有电动天窗,开关位置比较特殊,在驾驶员左侧空调出风口下方。
既然是中型车,内部空间肯定是车主最关心的。我们身高1.85米的编辑坐在前排和后排都很宽松。尤其是后排空间,对于中等身材的乘客,绝对有富余。横向空间也很充足,并排乘坐三名乘客也不太拥挤。唯独欠缺的就是后排空调出风口,目前这几乎应该是中型车的必备配置之一了。
在储物空间方面,460升的行李厢并不突出,并且座椅靠背不能折叠,也限制了空间的利用,好在行李厢开口比较大,装东西很方便。车内的其他储物空间更是数不胜数,四个门板都设计了储物格,中控台下方和中央扶手箱也能装下不少东西,这些设计很值得表扬。
虽然F6的内饰设计还不错,但若深究做工和设备的使用,仍然有不少问题。比如雨刮器不能正常调节速度、自动落锁功能也很奇怪,任何车速下,踩刹车就会自动解锁,踩油门就又会落锁,一旦上路车锁就在不停的起起落落、说是防夹手的电动车窗也根本不防夹。内饰做工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无法一一列举。对此,我们也只能希望厂家能尽快改进,这些问题不要出现在市售车上。
虽然我们在外观及内饰方面给F6挑出不少毛病,但接下来要说的动力方面,那就真是F6的强项了。
我们测试的2.0升车型使用的是比亚迪自主开发的BYD483QB直列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140马力,最大扭矩186N·m,从数值上看,这台发动机已经达到了同级别进口车型的水平,同时排放也满足欧洲4号标准,应该值得骄傲。与之相匹配的是采用三菱技术的5速手动变速箱,挡位清晰,入挡顺滑。发动机和变速箱匹配良好。但偶尔在挂4挡时还是会出现些小问题。
在日常驾驶时,很明显能感觉到这台发动机低转速扭矩很充沛,2000转时就有足够的动力输出。同时变速箱1挡的齿比较大,因此起步也很轻快。离合器的啮合范围很宽,驾驶者很容易就能掌握。
比亚迪F6 2.0 手动豪华型-油耗测试信息
天气情况:晴 15°C 测试天数:1天载油量:满箱 是否出磨合期:否测试路段:城市拥堵/复杂路面 乘坐人数:1人 行驶总里程:58.8公里 消耗油量:4.36升 金额:4.36升×5.34元/升=23.28元 平均油耗:7.41L/100km
在经济性方面,这台发动机也有不错的造诣。我们实际测量的百公里油耗为7.4升,在同级别的中型车中算是不错的成绩。
这台发动机不仅动力充足,运转起来也比较顺畅。以往国产自主品牌都不太注重噪声控制,经过测试,F6的车内噪音水平也都保持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这和F6较为全面的隔音处理也有很大关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