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版城市代步电动车,在中国市场还有机会吗?
日前,有外媒声称,大众正计划开发一款全新的入门级微型纯电动轿车,按大众的命名体系,它有可能会被叫做ID.1。
新车将会基于一个“微缩版”的MEB平台——MEB-entry打造,或配备磷酸铁锂电池,WLTP续航预期存在多种说法,大致数字在200km左右,但面世时间预计将不会早于2025年。
眼下,大众已经布局了紧凑型轿车ID.3和紧凑型SUV?ID.4,面向最主流的细分市场人群。ID.1将取代的是大众up!和Polo这两款微型和小型轿车,可见,在早期的新能源产品布局方面,大众还不会像燃油车般从高到底安排得“密不透风“。
ID.1和ID.3之间,将会是与ID.1共享平台的小型SUV车型——ID.2。据悉,这款产品将有望于2023年面世,这将会早于ID.1出现的时间。
现如今,在微型代步车市场,大众已发布了up!的纯电动版——?e-up!。e-up!是基于燃油版up!的NSF平台(PQ12)打造而来,今年一季度在欧洲收获了超2万台的新车订单。
e-up!?最大功率61kW、峰值扭矩212Nm,搭配容量为36.8kWh(可用容量32.3kWh)的电池组,WLTP工况续航里程最高为260km。0-100km/h加速时间为11.9秒,极速130km/h,可支持40kW快充,1小时内可从0充电至80%电量。
e-up!可以支持手机远程控制充电,车内还配备了符合欧洲法规的驾驶辅助功能,并配备自动空调,但是内饰非常简洁,用官方的手机支架代替了中控大屏的存在。
如果从功能配置上,作为一款代步车型可以接受一定的妥协,那么从价格上,e-UP!就着实有些惊人了——官方指导价高达21975欧元(约合17.49万人民币),即使在德国享受新能源补贴,用户实际支付价也高达17595欧元(约合14万人民币)。
要知道,up!燃油版的起售价为9975欧元(约合7.94万人民币),不足一万欧元的低门槛售价在加装了电池后,瞬间被提高了一倍。因此,有预测称,大众全新的ID.1可能会降低续航里程,将起售价控制在1.1万欧元左右。
以雷诺ZOE为代表的微型纯电动轿车,售价普遍超25000欧元,雷诺ZOE的WLTP续航则高达395km。在这些产品定价区间的下方,依然有更短续航、价格更亲民的市场空间,供大众等车企施展才华。
斯柯达品牌也会享有同平台开发的车型,它将有可能取代目前斯柯达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型——Citigo?iV(e-up!的同平台车型)。但据斯柯达方面的消息称,目前它们纯电动车型的重点会放在SUV?Enyaq以及一款定位稍低于Enyaq的全新车型上,Citigo?iV的替代车型尚处于远期的规划中。
虽然今年电动车在欧洲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普及,且用户购买意愿相较国内强烈许多。但是,我们依然不能指望靠情怀能把这样一辆代步小车以如此昂贵的价格持续卖出去。对欧系车企而言,有效地降本依然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尤其是在中国市场,面对本土化的微型纯电代步车,欧系品牌目前很难从性价比上觅得优势。当然,对于中国的入门级新能源产品,像欧系产品一般严格的安全性论证,依然是不能忽视的重要一课。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温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易车讯 近日,互联网曝光了疑似大众安徽新车规划。规划分为两部分,2023-2025年期间,在MEB平台基础上,推出大众品牌及西雅特旗下高性能品牌Cupra在内共计5款纯电动车型。在2026年,将在全新SSP纯电平台基础上投放2款新车。
据了解,于2021年4月动工的大众安徽MEB工厂已完成70%以上的施工。整座MEB工厂将于年中全面竣工,而投产的首款车型据了解将是此前发布的Cupra Tavascan概念车量产版。新车定位于纯电动中型SUV,将于2023年下半年投产。
而在大众品牌方面,首款投产车型将是2024年上半年投产的纯电动紧凑型轿跑SUV大众ID.5,新车采用当下流行的溜背式设计风格,造型相比ID.4看上去要更为动感,尾部还配备了固定式小型扰流板,配合贯穿式尾灯,进一步提升了ID.5的车尾辨识度。
在2024-2025年期间,Cupra品牌及大众品牌将各自发布一款纯电动轿车,而所示的VW North back预计为专为国内市场打造的纯电动掀背轿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