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一本、二本的概念。
中南林业大学,又名中南林科大,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省属重点大学,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项目,是国家“中西部大学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湖南省2011计划,是湖南六所具有研究生推免权的省属高等院校,是湖南省首个有研究生推免权的省属高等院校,涵盖理、工、农、文、经、法、管、教、艺九大学科,是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研究生推免权、以林业科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毗邻省政府,环境优雅,交通便利,校园面积1388亩,拥有一个占地7万多亩的实验林场(湖南北罗雪国家森林公园),而校内各项公共服务设施更是齐全,不论是教学设施还是生活设施--俱全,绝对是同学们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作为湖南省属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六所高校之一,中南林科技大学亦是湖南省第一个拥有研究生院的省属高校,涌盖理,工、农,文,经,法。管,教、艺等九大学科门类,是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研究生推免权资格,并且是一所以林业科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前身之一是成立于1958年的本科院校湖南林学院。1963年,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直接关怀下,湖南林学院迁往广州与华南农学院林学系合并成立中南林学院,直属国家林业部管理。2000年,学校转为省部共建。2005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与原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1月,该校现有教职工233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96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长江学者、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国家优青等国家级人才16人,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人才、芙蓉学者、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湖南智库领军人才等94人,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5个、省研究生优秀教学团队16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4个教学单位,开设80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农、文、经、法、管、教、艺等九大学科门类;有2个国家特色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培育)学科、11个湖南省重点一级学科,,7个国家管理专业、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湖南省特色专业和15个省部级优势专业;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精品课程。国家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森林培育、木材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生态学国家管理专业点:林学、环境科学、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艺术设计、园林、旅游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土地资源管理、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生态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生态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林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旅游管理湖南省重点学科:林业工程、机械工程、风景园林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林学、土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生态学、设计学湖南省特色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环境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土地资源管理、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林产化工、旅游管理、市场营销、林学、园林。
国家精品课程:木材学省精品课程:工程力学、木材学、普通生态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材料力学、供应链管理、基础英语、旅游景区管理
学术科研截至2017年10月,该校拥有拥有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测中心)及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林业局长沙国家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3个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省级重点(工程、高校)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湖南省工业设计中心、1个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4个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心)、3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另外学校还建有生态研究所、昆虫资源研究所、应用生物技术研究所、生物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林产工业研究所、生物质材料研究所、物流与供应链研究所、工程技术研究所、物流与交通运输研究中心、汽车技术研究所、材料成形技术研究所,粮油加工机械研究所、家具企业产品策划研究所、陶艺与公共艺术工作室、住宅室内空间艺术研究所、现代家具工程技术研究所、流变力学与材料工程研究所、桥梁工程研究所、结构工程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工程管理研究所、风能机电与结构工程研究所、数理研究所、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土地资源利用与评估研究所等63个校级科研机构。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2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达1亿元,其中国家科技支撑(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38项,省部级项目115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7项,其中一等奖10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3项,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软件著作权共计15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20余部。学校办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经济林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等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其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入选“第四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经济林研究》影响因子排名全国园艺类、林学类期刊第一。学校就业前景较良好:
就业率方面。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发布的《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学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84.57%,专科为66.18%。其中,本科就业率最高的三门专业依次为:电子信息工程(班戈学院)(100%)、农林经济管理(98.39%)、人力资源管理(98.00%)。就业方向方面,学校本科毕业生选择最多的前三甲行业分别为“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建筑业”。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樊建平
男 汉族, 1920年1月生,河北武强人,中共党员。
1938年参加革命,曾任林业部木材公司人事科长,秘书处副处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所造林室副主任;1960年起任林化所长,党总支书记,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全复 男 汉族,1960年3月前在中国林科院工作,1960年3月至1965年12月任林化所副所长,总支副书记,1965年12月调云南省昆明市工作。
张平 男 汉族,1924年1月生,中共党员。
1966年4月前南京林学院工作,1966年4月来所工作任总支副书记,1979年3月调江苏省科委工作。
吴毅 男 汉族,1923年7月生,江苏扬中人,中共党员,正局级待遇。
1941年10月参加新四军,1949年5月东北林业总局,1953年9月林业部,1956年10月河北大学学习,1960年9月北京林学院,1963年6月东北林学院,1978年6月至1983年5月任党委书记。
贺近格 男 汉族,1919年8月生,河南巩县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国家级津贴和早期回国专家。江苏省第五,六,七届人大代表。
1945年2月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毕业,1948年2月派往澳大利亚进修木材化学。1950年10月回国在中央农垦部工作,1960年来林化所工作,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78年12月至1984年5月任所长。
王定选 男 汉族,1932年11月生,湘南汉寿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津贴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劳动模范。
1962年初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大学化学系毕业,同年6月来所工作,1978年12月任副所长,1984年5月至1990年1月任所长。
张宗和 男 汉族,1940年11月生,河北丰润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津贴和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
1964年8月东北林学院林产化工专业毕业来所工作,1980年6月至1987年4月任副所长,1990年1月至1993年3月任所长。
王超 男 汉族,1926年1月生,河南新安人,中共党员,局级待遇。
1945年3月杭大太岳分校,晋冀鲁预军政大学,1947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任职,1957年11月水利部农田水利局,1962年农业出版社,1970年11月白龙江林管局,1979年4月中国林科院亚林所,1981年6月至1984年12月任所党委副书记。
蒋振先 男 汉族,1929年7月生,江苏江阴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
1952年8月江苏省句容林校毕业,1958年8月北京农业大学农经系毕业留校工作,1970年8月中国农林科学院大寨服务队工作,1994年2月来所,1983年5月至1990年3月任所党委书记。
钟运猷 男 汉族,1941年3月生,广西钦州人,中共党员,研究员。
1963年8月华南农学院林化专业毕业在林业部林产工业设计院工作,1970年12月黑龙江省林业设计院,1976年4月农林部设计院,1978年4月来所工作。1984年4月至1987年4月任副所长。
李宗来 男 汉族,1940年7月生,江苏连云港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
1960年6月南京林校毕业,1965年7月南京林学院林化系毕业到云南省林业厅工作,1972年9月到广西南宁农林局,1978年5月来所工作。1987年4月至1993年3月任副所长。
王咸华 男 汉族,1939年9月生,江苏阜宁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
1964年8月南京大学化学专业毕业到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所工作,1982年8月来所工作,1987年4月至1990年4月任副所长,1990年6月调广西河池地区工作。
黄国兴 男 汉族,1933年8月生,浙江渚暨人,中共党员,工程师。
1951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9年10月中国林科院人事处﹑林机所工作,1961年9月来所工作,1987年4月至1990年年4月任副所长。
吴在嵩 男 汉族,1935年7月生,江苏扬州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级政府津贴。
1961年民主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工作,1984年8月来所,1990年3月至1994年4月任所党委书记。
沈兆邦 男 汉族,1939年1月生,江苏太仓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家级津贴。
1961年7月苏联列宁格勒森工学院化学系毕业来所工作,1982年至1984年前往瑞典,英国进修,1990年4月任副所长,1993年3月至2000年12月任所长。1997年4月至2000年12月任所党委书记。
陆德兴 男 汉族,1938年5月生,上海人,中共党员,副局级。
1962年8月南京林学院林学系毕业到中国林科院林研所,1969年10月四机部410职工医院,1974年11月林化所,1985年1月南京能源工程学院,东南大学,1992年4月来所工作至1996年12月任副所长,1994年4月至1997年4月任所党委书记。
孙先玉 男 汉族,1957年1月生,山东胶县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
1975年8月黑龙江省大海林林场,1982年7月东北林学院林化专业毕业到林化所工作,1993年3月至1996年12月任副所长。
储富祥 男 汉族,1963年9月生,江苏宜兴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级津贴,首次国家“百千万”人才人员。
1983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考入中国林科院硕士研究生,1986年8月硕士毕业留所工作,1991年8月博士研究生毕业。1996年12月任副所长,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任所长。2004年2月调至林科院任副院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