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胎什么时候需要打气

汽车轮胎什么时候需要打气

vsprin 2025-04-13 汽车经验 77 次浏览 0个评论

根据轮胎状况,给汽车轮胎打气;

汽车轮胎什么时候需要打气

1.轮胎有伤口;2.轮胎气压太低了。

轮胎的日常保养可按如下方式进行:

1.冷却后,至少每月检查一次所有轮胎(包括备用轮胎)的气压。

2.不要超过驾驶条件要求和法律限制的合理速度(例如请缓慢通过或避开前方的石头、坑洞等障碍物)。

3.定期进行车轮定位平衡,有利于保证行车安全,获得理想里程。

4.为了达到均匀磨损,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轮胎定位也是必要的。

5.防止阳光、油、酸和碳氢化合物腐蚀轮胎。

6.你需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比如避免紧急刹车、猛打方向盘等。

7.停车远离不干净的墙壁和垃圾堆,它们可能会压碎未知的物体并损坏尸体。

8.不要打气太多(打气太多,完全圆的轮胎会显示胎压过大,会磨损轮胎);不要打气太少(靠近地面的部分放气太多,会磨损轮胎)。

10.及时清除纹理中的鹅卵石。

1.胎压不足时,要及时充气或更换轮胎,不要凑合,会危及人身安全。

太平洋汽车网小车打轮胎气压的标准:打小车的轮胎气压时,如果车辆上没有正常压力标识,压力打到标准型轮胎的2.4bar-2.5bar即可,因为轮胎压力过大会造成轮胎的偏磨,压力过低会造成轮胎异常损耗并且车辆费油的现象,如果轮胎压力一直处于最大的状态,还会增加爆胎的风险。

在汽车保养中工作中,与地面亲密接触的轮胎永远是首要的检查位置,而气压又是轮胎的命门,过高过低都会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很多车主去给轮胎打气时发现,从街边的汽修店到4S店,都没有按照厂商建议的胎压值打气,全部清一色打到2.5bar,稍懂点行的车主还发现,汽车厂商的建议胎压、汽车轮胎胎压标准和国标都不一样。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国标规定胎压,一个厂商建议胎压,一个轮胎品牌规定胎压,还有汽修店默认胎压,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

*胎压可参照两个标准胎压的参照标准有两个:国际标准和出厂标准,国际标准通用好记,出厂标准最精确。国际标准一般车型推荐胎压在2.4bar-2.5bar之间,增强型轮胎:2.8-2.9bar,至高气压:不应大于3.5bar。这个标准是告诉我们,普通轮胎打到2.5ABR,加强轮胎打到2.9BAR的时候,他们各自达到“安全承重”的至高值!个别轮胎或季节变化的原因,胎压至高也不能超过3.5bar,否则会有危险。那为什么出厂值的建议胎压又不一样呢?

这是因为同一款规格的轮胎可能被用到很多不同款的汽车上,在不同的胎压下轮胎可承受安全负担重量会不同,出厂推荐值会根据每款车的车身重量、底盘等因素会让轮胎气压有所差别,前轮后轮也有不同,车厂在车辆手册中会准确标出推荐胎压,另外在主驾驶门板或油箱盖上找到推荐胎压,充气时让师傅照着充就好。

*为什么汽修店默认胎压为2.5bar?

胎压默认打2.5bar其实是一种保险的办法。国标中的数字代表的是“最大负重能力下的需要压力”,但是实际用车情况下,我们并不需要轮胎提供那么的负重条件。例如某品牌的所有车型会按照“空车”、“半载”、“满载”等不同的用车状态给出不同的胎压建议值,非常复杂,相信大多数人很难做到如此严谨的充气。

那为什么偏偏是2.5不是2.4呢?首先,根据国标GB/T2978-2014的规定:绝大部分轿车用的是子午线轮胎,标准充气压力值是250kpa(2.5bar),但实际上很多家用车的标定胎压是比2.5bar低的。其次,汽车轮胎会因为自身原因发生满泄气,最多一个月自然泄露0.1-0.2bar的压力(这是在轮胎健康的情况下,如果轮胎有慢泄气、气门嘴老化,胎压会下降得更快),所以充气时,胎压要略高。如果车主定期补胎压到2.5bar,一个月之后还有2.3bar,两个月之后还能有2.1bar,这样就能保证2个月内的安全,毕竟大多数人没有每个月都去检查胎压的习惯。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转载请注明来自春天网,本文标题:《汽车轮胎什么时候需要打气》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