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制氢的副产品有从氯碱工业副产气、煤化工焦炉煤气、合成氨产生的尾气。
绝热条件下,天然气制氢,这种天然气制氢方式更适用于小规模的制取氢。天然气绝热转化制氢将空气作为氧气来源,同时利用含氧分布器可以有效解决催化剂床层热点问题和能量的分配,随着床层热点的降低,催化材料的反应稳定性也得到较大的提高。天然气绝热转化制氢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当制氢规模较小的时候可以降低制氢成本和相应的制氢设备的投资。
天然气部分氧化制氢的反应器采用的是高温无机陶瓷透氧膜,与传统的蒸汽重整制氢的方式相比较来说,天然气部分氧化制氢工艺所消耗的能量更加少,因为它采用的是一些价格低廉的耐火材料组成的反应器。这种天然气制氢工艺比一般的生产工艺在设备投资方面的成本降低了25%左右,生产的成本降低了40%左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成本。
制氢方法
1、化石燃料制氢
化石燃料制氢是一种传统的制氢方法,也是一种古老的制氢过程。然而,它仍然依赖化石燃料,并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通常用于制氢的化石燃料是天然气。我国的天然气极度缺乏,原料利用率低,制作工艺复杂,难度大,天然气制氢建设地点也很受天然气供应的影响。
2、甲醇重整制氢法
甲醇蒸汽重整制氢法是20世纪80年代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制氢技术,其投资低,建成快,无排放无污染,原料可获得性高。至今为止国内外的制氢工艺非常成熟,高度集成的技术和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通信站等领域成功应用,应用前景非常好。
3、工业副产品制氢
焦炉煤气是采用变压吸附工艺制氢的工艺,从焦化工业副产物焦炉煤气中提取纯氢气。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对气体进行选择性吸附,并且气体吸附在吸附剂上随分压的降低而降低气体混合分离和吸附剂再生的特性,达到净化制氢的目的。
4、电解水制氢
传统的电解水也可以获得氢气,国内外利用电解水制氢的技术相对成熟,效率高,制氢过程简单,但这种方法成本高。
氢云研究:谁将主宰未来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 or 固态锂电池?
氢气难储存,生产成本高,这是制约氢气作为优质能源不能大力推广的关键因素。
考点名称:燃料的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
新能源:
在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化石能源的同时,积极开发氢能、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沼气)、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型能源,以应对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社全可持续发展.
几种常见的新能源:
(1)车用乙醇汽油
将乙醇液体中含有的水进一步除去,再添加适量的变性剂可形成变性燃料乙醇,将其与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乙醇汽油。酒精中不含氮、硫等元素,因此它完全燃烧后排放的尾气中污染物少,有利于保护环境,所以乙醇汽油是较清浩的能源。掺有10%乙醇的汽油燃烧可使CO排放量减少30%,碳氢化合物排放量减少10%,这种燃料不仅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和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目前在我国的一城市正在逐步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2)氢能
①氢气作为未来理想能源的优点
a.氢气的来源广泛,可以由水制得。
b.氢气燃烧的热值比化石燃料高(如下图).大约是汽油热值的二倍。
c.最突出的优点是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因此氢能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②氢气的性质
a.氢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是0.089g/L,比空气密度小,是最轻的气体。
b.氢气的化学性质:氢气的可燃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能安静地燃烧,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现象为:产生淡监色火焰,放山热量氢气的还原性:氢气在加热条下,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O,因此,氢气具有还原性,即能使金属的氧化物失去O而还原为金属,氢气是一种重要的还原剂。
如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现象:黑色固体粉末逐渐变为红色,试管内壁有水珠产生。
③氢能源的开发
a. 电解水的方法:消耗电量太多,成本高,不经济,不能大规模地制取氢气。
b. 理想的制氢方法:寻找合适的光分解催化剂,使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分解产生氢气、
④氢气的储存:由于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难液化,储存和运输不方便也不安全。如何储存氢气是氢能源开发研究的又一关键问题。目前,人们发现某些金属合金如Ti—Fe、Ti—Mn、La—Ni等具有储氢功能。其中La—Ni合金在常温、0.152MPa下就能放出氢气,已用于氢能汽车和燃料电池中氢气的储存,新型储氢型合金材料的研制和实际应用对氢能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3)生物质能
指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通常包括木材,森林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具有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分布广泛、总量丰富等特性。
①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发酵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性气体,其主要成分是CH4。
②沼气的制取
把秸秆、杂草、人类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就可以产生甲烷
③发展沼气的意义:解决农村生活的燃料问题,提高农家肥的肥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4)其他的新能源
随着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目前,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水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①太阳能:地球上最根本的能源是太阳能。太阳能的利用一是通过集热器进行光热转换,如太阳能热水器.二是通过光电池直接转化为电能,如太阳能电池
②核能:来源于原子核的变化,这类变化叫核反应。核反应过程中由于原子核的变化,而伴随着巨大的能量变化,所以核能也叫原子能。
③风能:利用风力进行发电、扬帆助航等技术,也是一种可以再生的清洁能源
④地热能:地壳深处的温度比地面高得多,利用地下热量也时进行发电
⑤海洋能:在地球与长阳、月亮等的相互作用下海水不停地运动。站在海滩上,可以看到滚滚海浪,在其中蕴藏着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这些能量总称海洋能。
沼气与天然气的区别:
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一样,都是CH4,但沼气并不是天然气。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沼气是可再生能源。
节能:
(1)解决人类能源短缺的途径
①节约能源;
②开发利用新能源,
(2)节约能源的途径
①充分燃烧燃料:如使煤粉碎或气化后燃烧;
②充分利用热能:如综合利用;
③变废物为能源:如沼气。
作者?|?tom?高级新能源分析师
我国油气资源匮乏,大幅度以来国外进口。为了保证国家能源安全,采取多元化能源发展路线。早期尝试了甲醇等生物质燃料,后又发展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料。随后又探索了超级电容、锂电池、燃料电池等技术,锂电池已经成功应用到交通领域,成为近年来新能源发展主力军。
锂电池能量密度,续航里程偏低,加之安全性存疑,一直备受业内外争议。而氢燃料电池技术突破,超高能量密度,成为业内外关注焦点。本文将从全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技术——固态电池,与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分析二者优劣势,预判未来应用前景,供读者参考。
首先从全新一代锂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开始,分析目前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进程,及其技术优劣势。
1、固态电池产业化只差临门一脚,但续航改善有限
近一年多,台湾辉能开始与各大主机厂进行合作,测试电池包,这在氧化物固态电池领域具有标志意义。在10月22日东京车展上,丰田汽车CTO寺师茂树也表示,2020年东京奥运会示范运营固态电池汽车,2025年左右可以大规模生产固态电池汽车。以这些信息来看,辉能似乎在半固态电池产品和丰田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离量产越来越近。
2、辉能半固态锂电池初步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
近日,辉能CEO在某论坛上透漏了最新电池技术进展。通过论坛信息,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辉能所谓固态电池并非全固态电池,而是采用添加少量有机电解液的半固态电池。添加少量有机电解液,可以大幅改善界面接触问题,使得电池性能几乎达到液态电池水平,同时在安全性、高低温性能、散热等方面还具有明显优势。这种半固态电池解决了目前液态锂电池安全问题,但没有解决能量密度问题。由于负极不能采用金属锂,其能量密度将不会有领先优势。
表1?主要锂电池技术路线特征
来源:氢云链
半固态锂电池具有与液态锂电池非常相近结构,其生产可采用低温压合、卷式生产工艺,保证半固态电池生产成本与液态锂电池具有一定可比性。目前陶瓷电解质生产规模较小,成本仍然较高,使得半固态电池原材料成本偏高。另一方面目前半固态电磁生产良率仍然低于液态电池。大规模生产之后,半固态电池成本会大幅下降,但与液态电池相比,可能仍然会处于劣势。总体来看,半固态电池核心优势是安全性,中短期(3-5年)内,成本仍然处于较大劣势地位。
图1?汇能固态电?
辉能也意识到半固态电池不能完全解决现在里程焦虑,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也在积极开发当中。全固态电池由于不添加有机电解液,其界面接触问题需要通过其他手段来解决,目前仍然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为了提高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金属锂负极非常合适的解决途径,但金属锂负极技术及相关界面问题是非常大挑战。虽然辉能朝固态电池迈进了“半步”,但实现真正全固态电池还有更艰难的“半步”要走。
图2?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趋势?来源:氢云链
3、丰田全固态电池可实现小批量生产能力
早在2014年,丰田就透漏2025年左右要实现固态电池汽车量产。近日,丰田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寺岛茂树(Shigeki?Terashi)在东京车展前夕透露,丰田将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期间推出一款搭载固态电池技术的新能源车,该款车预计作为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运动员及后期保障人员的出行巴士。
图3?丰田固态电池样车
根据公开技术资料显示,丰田采用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正极采用现有三元材料,负极采用石墨。关键生产工艺采用卷到卷方式进行,总体上与辉能生产工艺有一定相同之处。在电极浆料、压合技术上采用了新的配方和方法。丰田固态硫化物电池在工艺上与辉能最大不同,是不需额外注入少量电解液。丰田固态电池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固态电池,这使丰田未来实现金属锂负极、高电压正极材料应用,似乎水到渠成。
从丰田所采用材料体系推算,其电池能量密度与辉能半固态电池相当,在能量密度方面不具备优势。由于无法获取生产良品率,无法判断其成本与辉能差异,且目前谈成本仍然为时尚早。在未来技术成熟的预期下,丰田和辉能所生产固态电池,成本可能较为接近。总体来看,目前丰田全固态硫化物电池体系,与辉能半固态电池体系优势基本相当,能量密度问题仍然无法完全解决。
图4?丰田体积能量密度提升路径
4、从理论上看,全固态电池是可以解决液态电池安全、能量密度问题的。
辉能和丰田方案领先一步,提高了安全性,且实现低成本具有可行性(仍然需大规模生产验证)。未来通过高电压、金属锂,可进一步解决能量密度问题。丰田固态电池从目前的材料体系延伸到未来的高电压正极、金属锂负极材料,在工艺及材料体系方面更具有兼容性,因此其实现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量产可能会具有一定先发优势。
根据锂电池新材料、新工艺研发周期推算,在各种技术难题顺利解决情况下,2025年之后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或可实现原型开发及小批量生产。固态电池未来能否取代液态电池,首要决定因素是成本差异,其次才是安全性。笔者认为固态电池有希望把成本做到具有与液态电池相当水平,但“好事多磨”,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图5?不同种类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
另一方面从氢燃料电池产业化及技术分析,氢燃料电池技术优势及发展困境。自2014年底丰田推出第一代氢燃料电池以来,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万台,预计2020年底保有量突破两万台,市场将由导入期慢慢转入成长期。超长续航能力及环保性成为了氢燃料电池汽车最闪亮标签。全球各地政府也在加大对政策扶持力度,相关企业加大投入纷纷建设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希望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
新技术、新产业发展早期总会碰到各种各样问题,2019年可以称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早期的质疑阶段(早期动力电池也遭到严重质疑,起火爆炸、成本高......)。2019年以来多起氢气爆炸事件,导致业内外对氢气安全性充满质疑,同时加氢站建设投入高,氢气使用成本高,对氢燃料电池未来经济性也充满了担忧。笔者认为氢燃料电池安全性是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使用成本才是市场定位的基准。下面笔者将从使用成本、产品特性分析,明确锂电和氢燃料电池在未来交通领域定位,供各位参考。
5、成本为王,短途、轻载场景锂电更优优势
采用煤制氢是目前成本最低氢气制造方案,有机构测算氢气生产成本约10元/Kg,即丰田mirai消耗能源成本为10元/百公里,目前煤电发电成本低于0.3元/度,按照特斯拉汽车20度/百公里,消耗能源的成本为6元。这其中只是粗略考虑燃料/能源生产成本,暂未考虑氢气储运与电力输送成本的差异,很明显使用氢气成本必定大幅度高于充电的成本。因此笔者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成本将大幅高于电动汽车使用成本。锂电池车辆更具有优势,其核心原因是锂电能量转换效率高,使用成本低。
图6?两种电池成本-续航里程对比
6、超长续航,长途、重载场景氢燃料电池优势明显
氢燃料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长续航优势明显,可以运用于大载荷场景,如大型远洋船舶、重型长途车辆,而动力电池是难以胜任这些应用场景的。在燃料电池发展早期,我们已经看到其在大型船舶、火车、重载车辆领域的应用尝试,笔者认为氢燃料电池在这些领域应用更具有优势。而固态电池延续了液态锂电池优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续航里程(能量密度)不足问题,但其仍然难以与燃料电池相比。
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在很多应用领域是相互补充的,比如在电网储能领域,氢燃料电池容量大,而锂电池响应快,在电网储能中起到作用也不尽相同。锂电功率密度大、氢电能量密度高,电-氢混合技术成为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主要采用技术路线。能源领域从来都是受到政府管制的,未来不排除政府通过税收及相关管制措施,调节氢燃料电池使用成本,使得氢气使用成本具有比较优势。笔者认为不能单纯否定某一种技术,二者具有非常好的互补性,协调二者发展才能更好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