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春节假期和当月天数较少的影响,2月的 汽车 市场整体低迷,就连如火如荼的新能源 汽车 销量环比也有较大回落,其中新创车企下滑更加明显。
纵观2月份新创车企交付情况,整体都有较大滑落,但像蔚来、威马这样的头部企业依然能保持一定数量的交付,基本稳固住新创车企中的龙头地位。下滑幅度较大的是小鹏 汽车 ,还有电咖和云度,其中最尴尬的就是云度 汽车 ,2月交付量只有3辆,排名垫底。
蔚来:负面新闻缠身 ES8交付量已不是最主要问题
去年,蔚来用了半年时间交付了11404辆ES8,成绩斐然,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也风风光光的赢得了与小鹏 汽车 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何小鹏的“赌约”。
不过,蔚来比较冷静可观的对今年的市场进行了分析。按蔚来之前的判断,受今年年初补贴政策不明朗和假期较多的影响,一季度交付情况不会很乐观,预计将交付3500-3800辆ES8,从前两个月的交付情况来看,基本符合之前的预期。
其实,在成功打出品牌和口碑之后,交付量的多寡已经不再是ES8的任务,今年上市的ES6才是蔚来的销量担当和赚钱利器,所以蔚来也没给ES8的交付设下太高目标。
真正让蔚来感到头疼的是来自产品和销量之外的“压力”。比如,股价低迷、在美国遭遇集体诉讼、取消上海工厂等问题。对于蔚来来说,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在二季度中扫清各种“麻烦”,给ES6的上市和销售营造良好的氛围。
威马:专注服务 为新品上市做好准备
威马2月的交付量环比也有一定回落,但和蔚来一样都符合市场大环境,目前蔚来和威马两家的交付情况基本趋于稳定,不太容易出现断崖式暴跌的状况。
从去年量产交付至今,威马也面临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而威马也在一直着手解决,在交付逐步趋稳情况下,目前威马的重心已经转向用户日常用车和售后服务上。
今年威马将上市EX5 Pro和EX6两款新车,所以当下对威马来说交付量不是第一要紧的事,交付后用户的用车和售后才是当务之急,只有把从交付到售后一整套服务全部理通顺了才能保证后续车辆正常的市场供应并获得良好口碑。
合众:打法改变 哪吒已经不够看
合众在2月份的交付量“惊喜”的排到第三位。虽然不知道这个排名在后面能持续多久,但对一向低调的合众 汽车 来说也算是一个激励。
2019年,除了哪吒N01将推出中期改款车型外,合众今年的重头戏是刚刚亮相的“合众U”。与电咖和天际的关系相似,合众在推出哪吒后也开始了“品牌向上计划”,新车U不再隶属于哪吒品牌下,而是归为合众 汽车 ,新车将于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开启预售,年底上市交付。
与蔚来的高举高打截然不同,合众从问世之初走的就是大众化路线,但大众化的是车价,合众的车型设计其实比较领先,尤其是即将和消费者见面的合众U,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目前合众走的是稳扎稳打的路线,哪吒N01已经有了明确的渠道,如果中期改款车型能在续航和品质上进一步提升,相信可以达到每月千台的表现。而随着合众U的上市,预计今年合众的表现将一改往日的低调,成为新创品牌中的一匹黑马。
小鹏:大起大落 贸然涨价风险高
如果说2月份新创车企交付排行的前三位是随市场大环境起起伏伏,小鹏2月的表现就算断崖式的下跌,一下从900辆跌到56辆,这绝不仅仅是春节放个假或者2月比1月少3天所能导致的。
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2月1日开始小鹏G3“涨价”了,2月1日凌晨,小鹏上调了G3三款车型补贴后的统一售价。其中,悦享版涨价2万元,补贴后售15.58万元;智享版涨价2.8万元,补贴后售17.78万元;尊享版涨价3.4万元,补贴后售19.98万元。
按说2019年的补贴标准还未公布,小鹏 汽车 提前涨价的做法有些突然。2018年12月刚刚上市,到2019年2月就涨2万-3.4万元,估计没有多少消费者能够认同这种做法。
另外,从今年前两个月交付量的急剧变化判断,小鹏G3之前累积的订单可能并不多。
如果小鹏不能尽快推出升级车型,提升续航和功能配置,估计以目前G3的产品力和价格很难在市场有良好表现。
新特:后继无力 靠“朋友圈”站台度日
去年表现不错的新特进入2019年感觉乏力,由于家底不够殷实导致新特 汽车 是首个因补贴退坡因素提出“涨价”的企业,而新特在2019年的市场表现也比较无力,一二月份加起来只有70辆的交付,说好的4000个订单仿佛瞬间化为乌有了。
对新特来说产品单一是一大问题,其他新创车企都有新车或改款计划,但新特在产品升级或者新产品方面迟迟没有动静。倒是在营销上下了功夫,发布了“特饭”的会员品牌,还效仿老东家乐视 汽车 玩起了 汽车 会员生态,拉来一些跨界的朋友来站台。
从模式上来看,新特确实有些新意,但是毕竟做的是车,不是互联网商城,光靠商业模式和生态圈是没法吸引消费者买单的,如果产品上没有突破,不能实现去年高性价比的表现,估计很难在强手如林的 汽车 圈混下去。
电咖:等待天际的日子是漫长的
被下放到二线的电咖现在重心是B端业务,所以今年的表现应该是过山车式的,有大单就交付多,没大单就零敲碎打。比如近日天际 汽车 与分时租赁公司签订了800台电咖EV10的订单,预计二季度交付量就能上涨。
目前天际 汽车 的全部重心都放在了天际ME7上,可以说成败在此一举,不过,目前传统车企如比亚迪、吉利、上汽都在努力推出高端纯电动 汽车 ,特斯拉则是接连推出大众化车型Model 3和Model Y,再加上一众新创车企都有SUV产品,天际ME7想要突围获得一席之地难度很大,需要有足够吸引人的产品卖点。
前途:K50过于小众 科创板并非保险
2月份前途的交付量又回归到个位数,这与K50的市场定位过于小众有直接关系,但前途 汽车 似乎也并未展开多少市场营销举措。
虽然作为一款售价70万元的国产纯电动超跑,K50的销量确实不会太高,更多是为了打品牌、彰显技术。但目前的销量估计也未达前途 汽车 董事长陆群的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前途下一款车型K20是一款小型双门couple车型,也是小众化产品。所以,EV君很难理解前途这种不走寻常路、避开主流市场的产品策略。
前途 汽车 母计划从新三板退市,市场分析分为长城华冠或者前途 汽车 可能计划登陆科创板。但以目前K50的销量来看,能否成功冲击科创板也是未知数。
云度:产品和营销都缺乏新意 销量几乎归零
3辆,这是云度2月份的交付成绩。作为最早有产品问世和最早主打大众化平价车型的新创车企,云度现在的表现基本是跌到谷底了。
云度的最大问题就是没亮点,看不出新创品牌的“新”,从车型设计到销售思路完全还是传统车企的模式,但是以一个新创车企的体量和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争夺小型SUV市场无异于以卵击石。另外,云度 汽车 最近几个月销售团队的动荡可能也影响了销量。
所以在这个至暗时刻,云度需要想清楚该如何转型。现在云度已经傍上一汽的大腿,还准备登陆科创板,如果后续能获得持续的资金和技术支撑,需要在今后的产品研发上抛开传统思想,寻求突破。如果还只是“老眼光”、“老思路”造车、卖车,可能很快会被市场抛弃。
零跑:上市没上榜 产品没有吸引力
零跑 汽车 在新创车企交付排行榜上是个“无名氏”。虽然零跑S01去年12月份已经上市,但2019年前两个月完全没有交付数据,不免令人疑惑。
其实轿跑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细分市场,特斯拉的Model 3,以及吉利几何A、广汽AION.S和小鹏将在今年推出的新车都是轿跑车型。零跑S01卖不出去只能说这个轿跑设计的太另类,不讨喜。
说实话,到目前为止,EV完全看不明白零跑造车的思路。据悉,零跑下一款车规划的是一款微型纯电动 汽车 ,对于一个新创车企来说,进入微型车市场和传统车企硬碰硬,实在不是明智之举。EV君认为零跑 汽车 需要认真研究市场、规划产品。
亚迪股份公司创立于1995年,由20多人的规模起步,2003年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同年组建比亚迪汽车。以做电池起家的比亚迪谈到造汽车,无非是在扮演一位“门外汉”的角色。正是利用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响亮名号和对秦川汽车的收购行为,使得比亚迪有了相对于其他新手的先发优势。比亚迪汽车遵循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的发展路线,矢志打造真正物美价廉的国民用车,产品的设计既汲取国际潮流的先进理念,又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观念。短短一年内,比亚迪汽车的产品线由原来单一的“福莱尔”微型轿车,迅速扩充为包括a级燃油车、c级燃油轿车、锂离子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全线产品。
比亚迪汽车是香港上市公司比亚迪股份的直属子公司。2003年比亚迪跻身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同年组建比亚迪汽车。今天,比亚迪股份在全球拥有100,000余人,公司市值已超过150亿港币。
组建伊始,比亚迪汽车就坚持走国际化路线,全情投入致力于燃油汽车、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比亚迪汽车以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依托企业强大的技术和资金实力,充分发挥中国制造业资源优势,全面整合汽车制造业的生产链;实现整车制造成本的大幅降低和品质的迅速提升。
目前,比亚迪汽车的产品线已涵盖传统动力与创新动力的多系列产品线,其中传统动力包括“FLYER”系列燃油轿车、“F”系列燃油轿车。其中比亚迪F3轿车以其良好的市场表现,受到各界的追捧。2006年,比亚迪F3实现销量63153辆,同比增长472%,成为自主品牌汽车增长冠军;2007年1月和3月,F3月销连续突破1万辆,分别达到10064辆和10337辆,稳坐万辆俱乐部位置,并一举杀入全国销量排行前十的行列,成就自主品牌中级轿车市场神话。2007年4月,比亚迪F3R动悦上市,作为自主品牌第一款A级两厢车,F3R成为引领自主品牌汽车走向高端两厢的开始,F3R巨大的性价比优势和出色的产品力将助推比亚迪汽车在中级轿车市场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2007年,比亚迪汽车将实现15万辆的销售目标,中高级轿车F6、国内首款硬顶敞篷轿跑车F8都将陆续登场,比亚迪将以完美阵势冲击中高端轿车市场,争取进入主流汽车制造厂商行列。
“一路同驰骋”是比亚迪汽车人的信念,比亚迪汽车人正在无悔而执著地前行。
100年前,做汽车需要的是智慧。100年后,需要的则是勇气―――对于年轻的中国汽车工业而言,尤其如此。
王传福并非这个行业的先行者。2003年初,进入汽车行业的行动,险些葬送了资本市场对于比亚迪―――这个H股,中国内地表现最佳上市公司的信心。然而此后三年发生的一切,不仅改写了人们对王传福个人以及比亚迪的认识,更将中国汽车工业的传统判断几近颠覆。
人们几乎无法相信,在全球汽车巨头悉数到场之后,在吉利、奇瑞、华晨等自主品牌竞相艰难发展近十年之后,仅凭借一款上市只有一年半的中级车F3,比亚迪竟可以闯出一个规模超过四十亿元的市场。而刚刚上市的F3R和即将上市的中高级车F6,硬顶敞篷运动家轿F8,都将不断地冲击当下的市场格局。
中国势必会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与消费国―――这是一个被全世界认定的,即将发生的事实―――众多拥有足够资本,充满智慧的企业家们几乎同时选择站在了这条起跑线上。中国汽车时代不会给王传福更多的时间,也不容其继续犹豫。2003年他身背骂名,却依旧马不停蹄。他领导比亚迪先后收购了西安秦川汽车公司与北汽集团的模具公司,并在原有基础上再建新厂,扩大数倍规模。同年,又在上海创建了占地数千亩的汽车研发中心,碰撞实验室、测试路道等研发平台均先于生产基地落成。
经历中国制造的全球化历练之后,比亚迪明白,汽车产业的核心,一是发动机,一是模具水准。在发动机领域,比亚迪独步全球的电池技术显然为燃油发动机的升级换代提供了可能。而模具,显然会成为比亚迪当下进军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比亚迪股份总裁王传福在深圳表示,其新能源汽车F6双模电动汽车——F6DM将于2008年下半年量产,2009年后所有比亚迪汽车都将配备双模的电动功能,2009年还会推出纯电动车。比亚迪用公布实际产品推出的时间表证明其实现“两个第一”并不是空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